是非分明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fēn míng
是非分明成語解釋
- 正確與錯誤非常分明。
典故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故賢聖之君,博觀始終,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
成語典故
- 他處理問題上一向是非分明。
成語造句
-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總是能夠冷靜思考,權衡利弊,最終做出正確的判斷,展現出是非分明的態度。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家族,分別是李家和王家。這兩個家族世代相鄰,起初關係還算融洽,相互扶持,共同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利益的紛爭逐漸浮出水面。鎮外的一片肥沃農田成爲了兩家爭奪的焦點。李家認爲這片農田一直以來都是他們家族辛勤開墾的成果,理應歸他們所有;而王家則堅稱這片農田是他們的先輩最先發現並加以利用的,應當歸屬王家。
爲此,兩家族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從最初的口舌之爭發展到後來的拳腳相向。原本寧靜祥和的小鎮,被這場紛爭攪得雞犬不寧。
就在這時,一位名叫張正的年輕書生回到了小鎮。張正是在京城求學多年,學成歸來,聽聞了家鄉兩大家族的爭端,決定挺身而出,化解這場糾紛。
張正先是分別拜訪了李家族長和王家族長,耐心傾聽他們各自的訴求和理由。他發現李家在闡述自家觀點時,雖然言辭激烈,但多少有些強詞奪理;而王家雖然態度堅決,卻也能拿出一些看似合理的證據。
經過一番深入的調查和思考,張正召集了兩家族人,當着衆人的面,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剖析。他引經據典,從古代的律法到民間的道義,說得頭頭是道。最終,他明確指出,這片農田確實是李家最先開墾,但在後續的過程中,王家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心血。
張正提出了一個公平的解決方案,將農田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給兩家,並且制定了詳細的規則,確保今後兩家在使用農田時能夠相互尊重、互不侵犯。
在這個過程中,張正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不偏袒任何一方,真正做到了是非分明。他的公正和智慧贏得了兩家族人的尊重和信任,這場激烈的紛爭也得以平息,小鎮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和諧。
從此,張正是非分明的美名傳遍了整個小鎮,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大家都以他爲榜樣,在面對是非問題時,努力做到公正、客觀,不被情感和私利所左右。
是非分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