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縛焚櫬
成語拼音
- shì fù fén chèn
釋縛焚櫬成語解釋
- 指解開降者的捆綁,燒悼降者帶來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種表示。
典故出處
- 語出《左傳·昭公四年》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
成語典故
- 萇至姑臧,天錫乘素車白馬,面縛輿櫬,降於軍門,萇釋縛焚櫬,送之於長安。★《晉書·苻堅載記上》
成語造句
- 他深知戰爭帶來的苦難,於是決定放下仇恨,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這種行爲猶如釋縛焚櫬,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成語故事
- 在三國時期,那是一個英雄輩出、戰亂頻繁的時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日益強大;劉備以仁德聞名,廣納賢才;孫權則憑藉江東之險,據地而守。
在這亂世之中,有一位名叫鍾會的將領。他自幼聰慧,熟讀兵書,深得司馬昭的信任和器重。
當時,司馬昭決心攻打蜀漢。鍾會被委以重任,率領大軍出征。然而,蜀漢將領姜維卻憑藉着天險和出色的智謀,頑強抵抗。戰爭陷入了膠着狀態,鍾會的軍隊久攻不下,士氣逐漸低落。
就在這關鍵時刻,鍾會展現出了他的果斷和智慧。他深知,若要取得勝利,必須打破僵局,鼓舞士氣。於是,他決定採取一項大膽的行動。
他召集了全體將士,當着衆人的面,釋放了被俘虜的蜀漢士兵,並且焚燬了裝殮陣亡將士的棺材。此舉一出,全軍震驚。
鍾會向將士們解釋道:“釋放俘虜,是爲了展現我們的仁德和寬容,讓蜀漢的人民知道,我們並非殘暴之師。焚燬櫬棺,則是表明我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唯有奮勇向前,才能取得勝利,榮歸故里!”
將士們聽後,深受鼓舞,個個摩拳擦掌,士氣大振。在鍾會的英明指揮下,軍隊重新振作,最終突破了姜維的防線,直逼成都。
釋縛焚櫬這一舉措,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它展現了在關鍵時刻,領導者的果敢和智慧能夠扭轉戰局,激發士兵的鬥志,從而實現最終的勝利。
後世之人在面對困境時,也常以鍾會的這一行爲作爲激勵,提醒自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才能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釋縛焚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