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到拿來
成語拼音
- shǒu dào ná lái
手到拿來成語解釋
- 指不費力氣就能將必須擒拿的人捉到。
典故出處
-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將這廝喫劍喬材,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來。”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着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成語典故
- 李逵聽了,跳將起來,說道我去甕中捉鱉,手到拿來。”★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成語造句
- 他在解決這個難題時,憑藉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思維,輕鬆自如,就像是處理家常便飯一般,手到拿來。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李正的捕快。李正身材魁梧,目光敏銳,身手敏捷,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正義而聰慧的心。
這一日,小鎮上發生了一起盜竊案。富商王員外家中的一箱珠寶不翼而飛,這可是王員外準備用於購置重要產業的資金。王員外心急如焚,趕忙報了官。
李正接下了這個案子,他先是仔細地勘察了現場,發現門窗沒有被破壞的痕跡,但是屋內有一些細微的腳印。他憑藉着多年的經驗,判斷出這是一個慣偷所爲。
李正開始在小鎮上四處打聽,尋找線索。經過幾天的明察暗訪,他終於鎖定了幾個嫌疑人。其中一個叫張三的,平日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且有盜竊的前科。
李正不動聲色,悄悄跟蹤張三。發現張三行蹤詭祕,經常在夜間出沒於一些偏僻的地方。在一個夜晚,張三以爲無人察覺,悄悄潛入了一個廢棄的屋子。李正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當張三進入屋子的瞬間,李正一聲大喝:“張三,你已無處可逃!”張三頓時驚慌失措,想要逃跑,可李正一個箭步衝上去,將其牢牢抓住。
經過一番審訊,張三終於承認了自己盜竊王員外珠寶的罪行,並交代了珠寶的藏匿之處。李正就這樣迅速地破獲了這起盜竊案,將珠寶原封不動地歸還給了王員外。
在這個小鎮上,李正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屢破奇案。無論是多麼複雜的案件,只要到了他的手中,總是能夠手到拿來。他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地區,百姓們對他讚譽有加,都稱讚他是正義的化身,是保護大家平安的英雄。
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李正正是因爲對犯罪分子的心理和行爲了如指掌,才能在每一次的破案過程中迅速找到關鍵線索,從而手到拿來,將罪犯繩之以法,維護了一方的安寧與和平。
手到拿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