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業解惑

成語拼音

shòu yè jiě huò

授業解惑成語解釋

授教,傳授。惑疑難。傳授學業,解除疑難。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老師的職責在於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不僅要傳授學科內容,更要授業解惑,引導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夫子的學者,他一生致力於教書育人,爲無數學子授業解惑。 李夫子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好學,對知識有着無盡的渴望。成年後,他遊歷四方,拜訪名師,博採衆長,學問日益精深。然而,他並未滿足於個人的學識積累,而是決心回到家鄉,開辦一所私塾,將自己所學傳授給更多的人。 李夫子的私塾坐落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雖然簡陋,但卻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他對學生們一視同仁,無論貧富貴賤,只要有求學之心,他都欣然接納。 在教學中,李夫子深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道理。他不僅僅是傳授書本上的知識,更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思維能力。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經典,他總是能夠用生動的例子和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們豁然開朗。 有一次,一位學生在學習《論語》時,對其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感到困惑。他不明白爲什麼不斷地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會讓人感到快樂。李夫子便耐心地爲他解釋道:“學習就如同播種,知識是種子。我們將種子播下後,如果不加以呵護和照料,它就難以茁壯成長。而複習就是我們對知識的呵護和照料,通過反覆溫習,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將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當我們能夠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時,難道不感到快樂嗎?”學生聽後,恍然大悟,對學習的熱情也更加高漲。 又有一位學生,在面對人生的選擇時感到迷茫,不知道是應該追求功名利祿,還是堅守內心的道德準則。李夫子以古代賢者的事蹟爲例,爲他授業解惑。他講述了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故事,告訴學生,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並非來自於外在的物質和名利,而是內心的平靜和對道德的堅守。 在李夫子的悉心教導下,他的學生們紛紛成才,有的成爲了博學之士,有的成爲了清正廉潔的官員,有的則成爲了教書育人的良師。而李夫子授業解惑的美名也傳遍了四方,成爲了人們敬仰和傳頌的楷模。 李夫子的一生,都在踐行着授業解惑的使命,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愛心,點燃了無數學子心中的求知之火,爲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棟樑之才。他的故事,也激勵着後人,要以傳承知識、啓迪智慧爲己任,爲人類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授業解惑-成語圖片

授業解惑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