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殘守缺

成語拼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抱殘守缺成語解釋

抱着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典故出處

參見“保殘守缺”。

成語典故

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的小兒子劉歆在漢哀帝時任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他向漢哀帝建議派專人研究《左傳》,同行十分不滿意,他指責他們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最後被同行聯合排擠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內郡太守。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抱着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成語造句

有些人總是故步自封,抱殘守缺,不願意接受新的觀念和事物,這樣很難取得進步。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叫做安國。這個國家雖然不算特別強大,但也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傳統。 安國中有一位老學者,他一生都致力於研究古老的文獻和經典。他對過去的知識和智慧無比珍視,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世界在不斷變化,新的思想和理念如潮水般涌現。 其他的學者們開始積極探索新的領域,吸收新的知識,試圖推動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但這位老學者卻固執地堅守着他那已經有些過時的學說和觀念,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 他整天埋首於故紙堆中,對於外界的新變化不屑一顧,認爲那些都是對傳統的破壞。他的弟子們曾多次勸他要與時俱進,不能一味地抱殘守缺,但他總是搖搖頭,說:“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豈能輕易拋棄。” 就這樣,這位老學者在自己的小圈子裏越陷越深,他的學說也漸漸失去了活力和影響力。而其他積極進取的學者們,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創新,爲安國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就如同清朝末年,一些守舊派一味地維護着舊有的制度和觀念,不願意接受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思想,導致國家在面對列強的侵略時顯得力不從心。而那些敢於突破傳統、積極求變的人,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抱殘守缺的行爲,往往會讓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新的事物,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中立足和發展。只有勇敢地摒棄那些已經不合時宜的觀念和做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我們不能像那位老學者一樣,只知道守着過去的殘羹冷炙,而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擁抱變化,讓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與時俱進,如此,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

抱殘守缺-成語圖片

抱殘守缺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