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
成語拼音
- 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水至清則無魚成語解釋
-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典故出處
- 《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人在爲人處世中,不能過於苛求,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有時需要適當包容他人的小缺點。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官員。李賢爲官清廉正直,對自己和下屬都要求極高,凡事追求盡善盡美,眼裏容不得一點沙子。
李賢所管轄的地區,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貪污腐敗的現象幾乎絕跡。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卻發現自己在治理過程中遇到了諸多難題。
一些下屬因爲害怕稍有差錯便受到嚴厲的懲處,工作時戰戰兢兢,缺乏主動性和創造力。地方上的一些賢能之士,聽聞李賢的嚴格要求,也對前來效力望而卻步。
李賢感到十分困惑,他不明白自己一心爲了公正和清明,爲何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直到有一天,一位智者來到了他的府上。李賢向智者傾訴了自己的苦惱。智者微微一笑,說道:“大人,您一心追求清正廉明,這本是好事。但水至清則無魚啊。您對所有人和事都要求毫無瑕疵,這讓大家感到壓力巨大,不敢有所作爲。就如同清澈見底的水中,魚兒因爲沒有藏身之所,反而難以生存。治理一方,需要有一定的寬容和彈性,給他人一些改過自新的機會,才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爲您效力,共同爲百姓謀福祉。”
李賢聽後,恍然大悟。他開始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了一些寬容和理解。漸漸地,下屬們不再如履薄冰,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許多有才華的人也紛紛前來投靠。
李賢所管轄的地區變得更加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而李賢也終於明白,“水至清則無魚”,過於追求絕對的完美和純淨,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在爲人處世和治理一方時,需要把握好分寸,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不能過分苛求完美,要有一定的包容和理解,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積極的環境,讓事物得以更好地發展。
水至清則無魚-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