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河之清
成語拼音
- sì hé zhī qīng
俟河之清成語解釋
- 俟等待。等待黃河變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實現。
典故出處
- 《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成語典故
- 真所謂俟河之清”呢!★葉聖陶《橋上》
成語造句
- 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解決問題,恐怕是不切實際的,畢竟那簡直就是俟河之清,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成語故事
- 在古代,天下動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有一個名叫李賢的官員,他心懷天下,一心想要爲民衆謀福祉。
當時的朝廷腐敗,官員們大多貪污受賄,欺壓百姓。李賢深知這種情況若持續下去,國家必將陷入更深的危機。他多次向皇帝進諫,提出改革的建議,然而卻屢屢遭到其他權貴的排擠和打壓。
李賢並未因此而氣餒,他堅信只要自己堅持不懈,總有一天能夠改變這一局面。於是,他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努力爲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他懲治了一些地方的惡霸,爲百姓奪回了被侵佔的土地;他還積極組織興修水利,使得農田得以灌溉,糧食產量有所增加。
可是,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儘管李賢做出了諸多努力,但整個國家的局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貪污腐敗之風依舊盛行,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李賢的一位好友曾勸他放棄,說在這樣黑暗的世道中,想要實現清明的政治,簡直是俟河之清。但李賢卻堅定地回答道:“吾身爲臣子,當以天下爲己任。雖知前路艱難,但若人人都選擇退縮,那國家何時纔有希望?”
李賢的執着和堅定感染了身邊的一些有志之士,他們紛紛團結在李賢的周圍,共同爲實現政治清明而努力。然而,他們的行動觸動了太多權貴的利益,最終李賢被誣陷下獄。
在獄中,李賢受盡折磨,但他的信念從未動搖。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爲了國家和百姓,雖死無憾。
李賢的故事傳遍了民間,百姓們對他充滿了敬佩和同情。雖然最終他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他的精神卻激勵着後人不斷地爲了正義和公平而奮鬥。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俟河之清”的局面或許難以輕易實現,但正是因爲有了像李賢這樣不屈不撓的仁人志士,才讓人們始終心懷希望,堅信總有一天,正義之光會照耀大地,天下會迎來真正的清明。
俟河之清-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