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無遺策

成語拼音

suàn wú yí cè

算無遺策成語解釋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典故出處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算無遺策,畫無失理。”《南史·梁簡文帝紀論》自謂安若太山,算無遺策。”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這場商業競爭中表現得極爲出色,每一個決策都恰到好處,彷彿算無遺策。

成語故事

在三國時期,戰火紛飛,英雄輩出。有一位謀士,名叫郭嘉,他的智慧和謀略堪稱絕世無雙。 郭嘉起初在袁紹麾下,但他很快就看出袁紹雖有強大的勢力,卻優柔寡斷,不善用人,難以成就大業。於是郭嘉毅然離開袁紹,轉投曹操。 曹操當時正處於崛起之際,周圍強敵環伺。在與張繡的戰鬥中,曹軍初戰不利,士氣低落。衆人皆對局勢感到憂心忡忡,然而郭嘉卻冷靜地分析敵我形勢,爲曹操出謀劃策。他指出張繡雖然勇猛,但軍隊缺乏補給,難以持久作戰。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堅守不出,最終張繡軍因糧草耗盡而撤退,曹軍得以轉危爲安。 此後,曹操欲與呂布一決雌雄。呂布英勇善戰,曹軍多次進攻都未能取勝,反而損兵折將。曹操甚至產生了退兵的念頭,但郭嘉力諫曹操不可放棄。他詳細分析了呂布的性格弱點,認爲呂布有勇無謀,且如今已疲憊不堪。郭嘉建議曹操繼續圍攻,定能破敵。曹操再次採納了郭嘉的計謀,最終水淹下邳,生擒呂布。 在官渡之戰前夕,曹操面對強大的袁紹,內心頗爲忐忑。郭嘉卻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從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十個方面對比曹操和袁紹,指出曹操在諸多方面具有優勢,極大地鼓舞了曹軍的士氣。 在與袁紹的長期對峙中,郭嘉算無遺策。他準確地預測了袁紹諸子之間的矛盾,建議曹操佯裝南征劉表,誘使袁紹二子袁譚、袁尚自相殘殺。曹操依計行事,果然輕鬆地各個擊破,平定了河北。 郭嘉的一生,爲曹操屢獻奇謀,每一次的決策都經過深思熟慮,對局勢的判斷精準無誤。他彷彿能洞悉未來,每一個計策都恰到好處,讓曹操在複雜多變的局勢中始終佔據主動。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曾痛哭流涕,感嘆道:“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的智慧和謀略,真正做到了算無遺策,他的故事成爲了三國曆史上的一段傳奇,爲後人所傳頌和敬仰。

算無遺策-成語圖片

算無遺策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