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無象

成語拼音

tài píng wú xiàng

太平無象成語解釋

指太平盛世並無一定標誌◇諷刺反動統治者粉飾昇平。

典故出處

《資治通鑑·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個時代,儘管表面上歌舞昇平,但實際上社會的深層問題亟待解決,距離真正的太平無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成語故事

在古代,天下局勢總是風雲變幻。 在一個王朝的中期,曾經有過一段相對繁榮穩定的時期。百姓們安居樂業,農耕興旺,商業繁榮,街巷之間充滿了祥和的氣息。 當時的皇帝,雖然並非有着驚世駭俗的雄才大略,但卻有着一顆仁善之心,善於傾聽大臣們的諫言,也能體恤百姓的疾苦。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民生的政策,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興修水利,使得國家的糧倉充實,百姓的生活富足。 朝堂之上,大臣們大多清正廉潔,一心爲了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他們沒有過多的權力爭鬥,而是同心協力,共同爲了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而努力。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社會治安良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們不必擔憂戰亂的侵擾,不必爲生計而奔波流浪。孩子們能夠在學堂裏安心讀書,老人們能夠在庭院中享受天倫之樂。 然而,這種看似美好的局面之下,卻也隱藏着一些不易察覺的問題。長期的和平穩定,讓一些官員開始逐漸懈怠,不再像以往那般兢兢業業。一些地方的水利設施因爲年久失修,出現了隱患。商業的繁榮也帶來了一些不良的風氣,部分商人開始追求暴利,不擇手段。 但總的來說,這段時期依舊被人們視爲難得的太平歲月。 直到有一年,邊疆地區突然遭遇了外族的侵擾。由於長期的和平,軍隊的訓練有所鬆弛,戰鬥力下降。一開始,王朝的軍隊在應對外敵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這個時候,朝廷才猛然驚醒,意識到看似太平的景象之下,其實早已暗藏危機。長期的無象之太平,讓人們忽略了潛在的問題,放鬆了對危機的警惕。 經此一役,王朝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加強軍事防禦,整頓吏治,重視農業和水利的維護。經歷了一番努力,終於再次抵禦住了外敵的入侵,守護了國家的安寧,也讓太平之象得以延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太平無象並不意味着真正的長治久安,我們不能被表面的繁榮所迷惑,而應時刻保持警惕,未雨綢繆,才能真正守護住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穩定。

太平無象-成語圖片

太平無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