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忘情
成語拼音
- tài shàng wàng qíng
太上忘情成語解釋
- 太上指聖人。聖人不爲情感所動。
典故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成語典故
- 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清·林覺民《與妻書》
成語造句
- 人生在世,情感紛繁複雜,然而想要達到如傳說中那般太上忘情的境界,又談何容易。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逸風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心懷遠大抱負。
李逸風生活的時代,國家正處於動盪不安之中。戰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李逸風目睹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悲憤和憂慮。他立志要爲國家和百姓做些什麼,於是決定投身仕途,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改變這一悲慘的局面。
經過多年的刻苦攻讀,李逸風終於金榜題名,步入了官場。他爲官清正廉潔,一心爲民,深受百姓的愛戴。然而,官場的黑暗和複雜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朝廷中,各方勢力明爭暗鬥,爲了各自的利益不擇手段。李逸風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願與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同流合污,因此遭到了他們的排擠和打壓。儘管他努力爲百姓謀福祉,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都因爲受到重重阻礙而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面對重重困難和挫折,李逸風感到心力交瘁。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是否應該繼續在這污濁的官場中掙扎。在一次回鄉探親的途中,他看到了家鄉的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
就在李逸風陷入迷茫和困惑之時,他遇到了一位高僧。高僧看出了他內心的痛苦,對他說道:“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一切煩惱皆源於執念。若能放下執念,達到太上忘情之境,便能超脫塵世的紛擾。”
李逸風對高僧的話似懂非懂,但他開始嘗試着放下心中的執着和煩惱。他逐漸明白,自己雖然一心爲民,但過於執着於結果,反而讓自己陷入了痛苦的深淵。他意識到,真正的爲百姓謀福祉,不僅僅是通過官場的權力,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
於是,李逸風毅然決定辭官歸隱。他回到家鄉,開辦了一所書院,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年輕一代,希望他們能夠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在書院的日子裏,李逸風不再爲官場的得失而煩惱,他的心境變得更加平和寧靜。
多年後,國家局勢逐漸穩定,李逸風培養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步入仕途,秉承着他的教誨,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李逸風也因爲他的高風亮節和無私奉獻,成爲了人們傳頌的楷模。
李逸風的故事告訴我們,太上忘情並非是無情無義,而是一種超越世俗情感和執念的境界。在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我們應該學會放下,以更加豁達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得失。
太上忘情-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