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滅跡

成語拼音

tāo guāng miè jì

韜光滅跡成語解釋

指隱藏自己行跡,不使外人得知。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複雜的局勢面前,他選擇暫時收斂鋒芒,韜光滅跡,等待合適的時機再一展抱負。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有一位名叫李逸的謀士。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對天下局勢有着敏銳的洞察力。 當時,各國紛爭不斷,戰火連天。李逸所在的國家也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他心懷壯志,渴望爲國家出謀劃策,一展抱負。然而,朝堂之上奸臣當道,君主昏庸無能,李逸深知自己若貿然進言,不僅無法實現理想,反而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於是,李逸決定韜光滅跡。他辭去官職,歸隱田園,每日只是讀書種地,與鄉鄰和睦相處,絲毫不見往日的雄心壯志。有人對他的選擇感到不解,甚至嘲笑他是個膽小怕事之徒。但李逸不爲所動,他深知時機未到,此時的隱忍是爲了未來更好地崛起。 在歸隱的日子裏,李逸暗中觀察着天下局勢的變化。他與各地的有志之士保持着聯繫,通過他們瞭解各方勢力的動態。他不斷地思考着治國安邦之策,等待着一個能夠讓他重出江湖的時機。 終於,昏庸的君主被推翻,新君即位。這位新君廣納賢才,勵志改革,力圖重振國家。李逸覺得時機已到,他決定結束韜光滅跡的生活。 李逸帶着自己多年來精心謀劃的策略,前往京城。他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分析當前局勢,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新君對他的才華大爲讚賞,立即委以重任。 在李逸的輔佐下,國家逐漸走上了富強之路,百姓安居樂業。李逸也因此名垂青史,成爲了人們傳頌的一代名臣。 回顧李逸的一生,他在艱難的環境中懂得韜光滅跡,保存實力,等待時機。這種智慧和隱忍,正是他最終能夠成就大業的關鍵。正如古人云:“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李逸正是憑藉着這份智慧和耐心,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爲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福祉。

韜光滅跡-成語圖片

韜光滅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