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
成語拼音
- tāo guāng yǎng huì
韜光養晦成語解釋
-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典故出處
- 《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羣居遊處,未嘗有言。”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局勢面前,他選擇了低調行事,以一種不張揚的姿態默默努力,其實這正是一種韜光養晦的智慧策略。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有一位名叫李賢的謀士。
李賢出生於一個普通的書香門第,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對兵法謀略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獨特的見解。成年後,他遊歷四方,希望能尋得一位明主,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然而,當時的局勢錯綜複雜,各方諸侯爲了爭奪地盤和權力,相互攻伐,戰亂不斷。李賢雖然心懷壯志,但深知在這樣的混亂局面中,貿然出頭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於是,他決定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李賢隱姓埋名,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過起了平凡的農耕生活。他平日裏與村民們一起勞作,從不提及自己的學識和抱負。但在閒暇之餘,他卻從未停止對天下局勢的關注和思考,不斷研究兵法策略,磨練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有一天,村裏來了一夥強盜,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村民們驚恐萬分,卻又束手無策。李賢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設下陷阱,帶領村民們成功擊退了強盜。村民們對他感激涕零,紛紛稱讚他的英勇和智慧。但李賢卻告誡大家不要聲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隨着時間的推移,天下局勢愈發混亂。一位名叫劉威的諸侯逐漸崛起,他廣納賢才,有着平定天下的雄心壯志。李賢聽聞劉威的名聲後,覺得這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機會。但他並沒有急於前往投奔,而是先派人暗中打聽劉威的爲人和治國理念。
經過一番瞭解,李賢認定劉威是一位值得輔佐的明主。於是,他收拾行囊,前往劉威的營地。但他並沒有一開始就展露自己的全部才華,而是以一個普通謀士的身份,默默地爲劉威出謀劃策。
在一次重要的戰役中,劉威的軍隊陷入了困境。其他謀士們紛紛提出各種激進的建議,而李賢卻保持沉默。直到劉威親自詢問他的看法,他才緩緩道出自己早已深思熟慮的計謀。劉威採納了他的建議,最終成功扭轉了戰局,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從此,劉威對李賢刮目相看,委以重任。而李賢也不再隱藏自己的才華,盡心盡力地輔佐劉威。在他的幫助下,劉威的勢力不斷壯大,最終統一了天下,建立了新的王朝。
李賢的韜光養晦,讓他在亂世中得以保全自身,等待到了合適的時機,從而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時機未成熟時,懂得隱藏自己的實力和才華,積蓄力量,等待合適的機會,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韜光養晦-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