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簪之臣

成語拼音

qiè zān zhī chén

竊簪之臣成語解釋

簪:簪子。比喻擁有一種微末技能可以排除危難的人

典故出處

漢·王充《論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竊簪之臣,雞鳴之客是也。”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一次齊國軍隊進攻楚國,楚國有位善於偷盜的人,他連續偷走了齊軍將領的枕頭、髮簪之類的東西。楚軍將領派人一一送還齊軍,齊軍將領非常喫驚,害怕那偷盜的人暗中殺了自己,就帶領軍隊撤退。

成語造句

一個國家若有太多竊簪之臣,必然會導致政治腐敗、社會動盪。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其國內有一位大臣名叫張三。張三雖身處高位,但他卻有着不爲人知的一面。 有一次,宮廷中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宴會上,美酒佳餚琳琅滿目,衆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然而,就在宴會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王后的一支珍貴玉簪不翼而飛了。這可把王后急壞了,她責令宮廷侍衛一定要找出偷簪之人。 侍衛們開始四處調查,可始終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就在衆人束手無策之際,有一個機靈的小侍衛想到了張三。因爲平日裏張三的一些行爲舉止頗爲可疑,而且他對各種珍貴物品似乎有着特殊的興趣。於是,侍衛們便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張三。 張三得知自己被懷疑後,極力爲自己辯解。他堅稱自己是清白的,絕不會做出這種偷雞摸狗之事。然而,由於沒有其他嫌疑人,張三的辯解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宮廷中的議論聲越來越大,張三承受的壓力也與日俱增。爲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決定親自調查此事。經過一番周折,張三終於發現了真正的偷簪之人。原來,是另一位大臣李四,他在宴會上看到玉簪精美無比,一時起了貪念,便趁人不注意偷偷將其拿走了。 張三將此事報告給了王后,王后得知真相後,對張三的誤會也消除了。從此,張三擺脫了“竊簪之臣”的嫌疑,繼續在朝堂上爲國家效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僅憑表面現象或無端猜測就給他人貼上不好的標籤。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我們應該保持客觀和理性,避免冤枉好人。正如古人云:“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只有全面瞭解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品德和操守,不要因爲一時的貪念而做出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否則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竊簪之臣-成語圖片

竊簪之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