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協濟
成語拼音
- tóng xīn xié jì
同心協濟成語解釋
- 指齊心協力,克服困難。同同心共濟”。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面對巨大的自然災害時,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同心協濟,幫助受災地區重建家園。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名叫大梁。大梁國地處中原,土地肥沃,百姓安居樂業。然而,好景不長,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降臨了。
連續數月的暴雨引發了洪水,河水氾濫,淹沒了大片農田和村莊。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糧食短缺,饑荒蔓延。大梁國的君主心急如焚,召集了朝中大臣商議對策。
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主張開倉放糧,救濟災民;有的則認爲應當組織人力修築堤壩,抵禦洪水。然而,這些建議單獨實施起來都面臨着重重困難。
就在衆人爭論不休之際,一位名叫李忠的大臣站了出來。他說道:“如今國難當頭,我們不應各自爲政,而應同心協濟,共同應對這場災難。開倉放糧可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組織人力修築堤壩能從根本上抵禦洪水。但這兩件大事,僅憑一己之力或一方之力都難以完成。我們應當齊心協力,統籌安排。”
李忠的一番話讓衆人陷入了沉思。君主也深以爲然,當即決定成立專門的救災小組。李忠親自帶領一組官員負責調配糧食,確保每一位災民都能得到基本的溫飽;而另一位大臣王義則帶領着衆多工匠和民夫,奔赴洪水氾濫之地,日夜不停地修築堤壩。
在救災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糧食的運輸因爲道路泥濘而受阻,工匠們也面臨着工具短缺的問題。但是,衆人沒有絲毫退縮。負責運輸糧食的士兵們,肩挑背扛,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前行。沿途的百姓們看到他們的辛苦,紛紛自發前來幫忙,有的提供牛車,有的幫忙推車。
而在修築堤壩的現場,王義帶領工匠們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當工具不足時,百姓們紛紛從家中拿來鐵鍬、鋤頭,加入到修築堤壩的隊伍中。
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洪水終於被馴服,大片農田得以恢復,災民們也陸續回到了自己的家園,重新開始了耕種。
在這場災難面前,大梁國的君臣百姓同心協濟,展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團結精神。也正是因爲這種齊心協力的精神,大梁國在經歷了這場災難之後,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更加繁榮昌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人們同心協濟,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迎來美好的未來。
同心協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