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剛茹柔

成語拼音

tǔ gāng rú róu

吐剛茹柔成語解釋

柔軟;剛硬。吐出硬的,喫下軟的。比喻怕強欺軟。

典故出處

《詩經·大雅·焌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成語典故

毛玠清公素履,司馬芝忠亮不傾,庶乎不吐剛茹柔。★《三國志·魏志·崔琰等傳贊》

成語造句

面對惡勢力,他不敢挺身而出,反而總是趨炎附勢,這種吐剛茹柔的行爲令人不齒。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官場之中,有這樣一位官員,名叫趙括。 趙括出生於官宦世家,自幼便立志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爲。他憑藉着家族的勢力和自身的聰慧,很快便踏入了官場。 起初,趙括爲官還算清正廉潔,對待百姓的事務也盡心盡力。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被官場的黑暗和利益所誘惑。 在一次處理地方事務時,趙括面臨着兩個不同的勢力。一方是當地的豪強,仗着財大氣粗,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另一方則是一羣貧苦的農民,他們因土地被豪強侵佔而前來申訴。 面對這一情況,趙括心中開始打起了小算盤。豪強勢力龐大,與朝中的權貴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若得罪了他們,自己的仕途恐怕會受到影響。而那些貧苦農民,無權無勢,即便自己不爲他們做主,也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麻煩。 於是,趙括做出了一個令人不齒的決定。他對豪強的惡行視而不見,反而對前來申訴的農民百般刁難,指責他們無事生非。 趙括這種“吐剛茹柔”的行爲,很快便在當地引起了民憤。百姓們對他的所作所爲感到無比失望和憤怒,紛紛指責他是個只知諂媚權貴、欺壓良善的惡官。 然而,趙括卻不以爲意,依舊我行我素。他認爲,只要能攀附上權貴,保住自己的官位,百姓的怨言又算得了什麼。 但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趙括的惡行最終還是被朝廷察覺。朝廷派來的官員經過深入調查,掌握了他的種種罪行。最終,趙括被革職查辦,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趙括的故事成爲了後世的一個教訓,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爲官者應當公正廉潔,堅守正義,切不可“吐剛茹柔”,否則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吐剛茹柔-成語圖片

吐剛茹柔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