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犬飢

成語拼音

tù sǐ quǎn jī

兔死犬飢成語解釋

比喻敵人滅亡後,功臣不受重用。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各方勢力爭鬥不休,一旦一方失勢,常常出現兔死犬飢的局面,曾經的追隨者紛紛陷入困境。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 有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其君主憑藉着勇猛的戰將和睿智的謀士,不斷擴張領土,國力日益強盛。其中,有一位名叫白起的將領,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爲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一場關鍵的戰役中,白起率領大軍與敵國交鋒。敵軍中有一位威名遠揚的將領,其勇猛和智慧讓白起也深感棘手。然而,白起憑藉着出色的軍事謀略和將士們的英勇奮戰,最終擊敗了敵軍,那位敵將也在戰場上壯烈犧牲。 此役過後,白起的聲名如日中天,他所率領的軍隊也成爲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而隨着戰爭的持續,敵國的勢力逐漸削弱,陷入了困境。 在這個敵國,還有一位忠心耿耿的謀士,他曾多次爲君主出謀劃策,試圖挽救國家於危亡之中。但無奈敵國的國力已經消耗殆盡,難以抵擋白起大軍的進攻。 當敵國的君主被俘,國家滅亡的那一刻,這位謀士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無奈。他深知,自己一直以來所努力維護的一切都已化爲泡影。 而在戰勝的這一方,白起的功勞太過耀眼,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嫉妒和擔憂。他們害怕白起的威望過高,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於是,這些大臣紛紛向君主進讒言,誣陷白起有謀反之心。 君主在這些讒言的影響下,對白起漸漸產生了猜疑。最終,白起被賜死。 曾經跟隨白起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看到自己敬愛的將領落得如此下場,心中充滿了悲憤和失望。他們想起曾經一起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日子,想起白起的英明指揮和關愛下屬,不禁潸然淚下。 而那些嫉妒白起的大臣們,在白起死後,並未得到他們所期望的安寧和榮耀。因爲國家的根基已經在長期的戰爭中動搖,內部的矛盾和紛爭愈發激烈。 這個故事就如同“兔死犬飢”所描繪的那樣,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在複雜的政治鬥爭和利益糾葛中,往往是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白起戰功赫赫,最終卻落得悲慘結局,令人唏噓不已。這也警示着後人,在權力和利益的漩渦中,人心難測,要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

兔死犬飢-成語圖片

兔死犬飢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