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亡固存

成語拼音

tuī wáng gù cún

推亡固存成語解釋

推翻行亡道之國,鞏固行存道之邦。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國家和政權的興衰交替,有的因推亡固存的策略得以延續,有的卻因短視和錯誤決策而走向覆滅。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王朝興衰交替,演繹着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故事。而在這其中,有一段關於權力爭奪與國家存亡的歷史,恰能體現“推亡固存”的深意。 在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各國都在爲了擴大領土和增強實力而不斷征戰。其中,有兩個相鄰的國家,分別是甲國和乙國。 甲國國君野心勃勃,妄圖吞併乙國,於是不斷地挑起邊境爭端,試圖尋找開戰的藉口。乙國國君深知甲國的企圖,日夜憂心,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主動出擊,趁甲國尚未準備充分,先發制人。他們認爲,戰爭有時候就是要搶佔先機,不能坐以待斃。另一派則主張求和,通過割地賠款等方式,換取暫時的和平。 然而,乙國國君身邊有一位智慧超羣的大臣,他提出了與衆不同的觀點。他說:“如今局勢危急,主動出擊或求和都非良策。主動出擊,我國兵力不足,難以取勝;求和,只是權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應當推亡固存。” 國君疑惑地問道:“何爲推亡固存?”大臣解釋道:“甲國之所以強大且有侵略之心,是因爲其國內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但其軍事力量強大。我們應當從內部削弱他們,支持甲國國內那些反對戰爭、主張仁政的力量,讓他們的內部矛盾激化。同時,我們要在國內推行改革,加強軍事訓練,發展農業,讓百姓安居樂業,鞏固國家的根基。如此,方能推甲國之亡,固我國之存。” 國君採納了這位大臣的建議。一方面,派遣使者祕密與甲國國內的反對派接觸,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在國內大力改革,減輕百姓賦稅,鼓勵農耕,招募賢才,訓練軍隊。 經過數年的努力,甲國國內因爲政治鬥爭而陷入混亂,軍隊士氣低落。而乙國則國力大增,百姓團結一心。 終於,在一次甲國再次挑起邊境衝突時,乙國軍隊奮勇抵抗,一舉擊退了甲國的進攻。甲國國內的反對派趁機發難,推翻了原來的國君。乙國趁勢出擊,徹底擊敗了甲國,使其成爲自己的一部分。 乙國之所以能夠在這場危機中化險爲夷,實現推亡固存,關鍵在於能夠清晰地分析局勢,從內部瓦解敵人,同時鞏固自身的實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強大的敵人和複雜的局勢時,不能盲目衝動,也不能一味退縮,而要運用智慧,找準關鍵,採取有效的策略,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推亡固存-成語圖片

推亡固存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