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一時

成語拼音

wàn shì yī shí

萬世一時成語解釋

萬世纔有這麼一個機會。形容機會難得。

典故出處

《史記·吳王濞列傳》慧星出,蝗蟲數起,此萬世一時,而愁勞聖人之所起也。”

成語典故

今陛下春秋鼎盛,天錫勇智,此萬世一時也。★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

成語造句

在這重大的歷史時刻,機遇稍縱即逝,可謂萬世一時,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做出正確的抉擇。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風雲變幻的時刻,而有些時機的出現,可謂是“萬世一時”。 話說在戰國末年,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日益強盛,逐漸有了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而此時的六國,雖然也意識到了秦國的威脅,但各國之間依舊勾心鬥角、紛爭不斷。 趙國名將李牧,多次抵禦了秦國的進攻,讓秦軍損兵折將。然而,秦國使用反間計,使得趙王對李牧產生猜忌,最終殺害了這位忠勇的將領。自此,趙國的軍事力量大爲削弱。 而在秦國這邊,嬴政即位後,廣納賢才,任用李斯、王翦等能臣良將。王翦率領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破了韓、趙、魏三國。 當秦國大軍兵臨燕國邊境時,燕國上下一片恐慌。燕國太子丹深知燕國實力弱小,難以與秦國正面抗衡。於是,他決定派荊軻前往秦國刺殺嬴政。荊軻帶着燕國的地圖和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首級,踏上了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然而,荊軻刺秦最終以失敗告終。嬴政大怒,立即下令加快對燕國的進攻。燕國瞬間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此時的齊國,看到其他五國紛紛被秦國所滅,心中惶恐不安。齊王想要出兵相助,又擔心惹禍上身;想要投降求和,又怕遭受屈辱。在這種猶豫不決之中,錯失了與其他國家聯合抗秦的最佳時機。 終於,在嬴政的英明領導和秦國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六國逐一被滅,天下歸於一統。嬴政稱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 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秦國統一天下的時機可以說是“萬世一時”。嬴政抓住了各國之間的矛盾和弱點,充分發揮了秦國的優勢,果斷出擊,最終實現了統一大業。而對於其他六國來說,他們錯過了太多可以聯合抗秦、改變歷史的時機,最終只能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 這一段歷史告訴我們,時機稍縱即逝,當“萬世一時”的機遇擺在面前時,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力,才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萬世一時-成語圖片

萬世一時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