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大夫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dà fū

亡國大夫成語解釋

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

典故出處

《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爲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孔穎達疏亡國之大夫者,謂亡君之國,言不忠且無智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歷史的長河中,他雖被視爲亡國大夫,但其實也有着自己的無奈與苦衷。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 春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在一個名叫衛國的小國,有一位名叫孔悝的大夫。 當時,衛國的國君昏庸無能,不理朝政,導致國家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而孔悝作爲衛國的大夫,雖心懷憂國之情,卻無力改變這一局面。 鄰國的勢力日益強大,對衛國虎視眈眈。終於,敵國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衛國的軍隊節節敗退,無法抵擋。 孔悝竭盡全力組織抵抗,但最終衛國還是淪陷在了敵國的鐵蹄之下。 國家滅亡後,孔悝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和榮耀,成爲了亡國大夫。他帶着滿心的悲憤和無奈,四處流浪。 在流亡的日子裏,孔悝受盡了屈辱和磨難。曾經的榮華富貴一去不復返,他甚至連溫飽都難以解決。然而,孔悝並未因此而放棄自己的信念。 他時刻反思着衛國滅亡的原因,深知國君的昏庸無道是導致亡國的根本所在。他也自責自己未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孔悝的遭遇引起了許多人的同情和關注。有人勸他投靠敵國,重新謀取榮華富貴,但孔悝堅決拒絕了。他說:“我身爲衛國大夫,未能保家衛國,已是失職。如今國破家亡,又怎能爲了一己之私而背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在流亡的歲月裏,孔悝始終懷着對故國的深深眷戀和對未來的一絲希望。他四處奔走,試圖尋找機會重振衛國。 雖然最終孔悝未能實現復國的夢想,但他的忠誠和堅守卻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他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亡國大夫”這個成語所蘊含的悲哀與無奈,也讓後人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國家的興衰榮辱與統治者的賢明以及臣子的忠誠和努力息息相關。

亡國大夫-成語圖片

亡國大夫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