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曲直湊

成語拼音

wǎng qǔ zhí còu

枉曲直湊成語解釋

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對於這件複雜的事情,我們不能隨意評判,以免造成枉曲直湊的局面,冤枉了好人,放過了壞人。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故事見證了人心的複雜和世事的無常。今天要講述的這個故事,便與“枉曲直湊”這個成語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話說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有一位名叫張正的官員。張正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身的勤奮努力和聰明才智,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了仕途。 起初,張正爲官清廉,一心爲百姓謀福祉,深受當地民衆的愛戴。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所處的官場環境逐漸侵蝕了他的初心。 當時,朝廷中有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李梁,此人貪婪成性,結黨營私。爲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李梁看中了張正的才能,試圖拉攏他。面對李梁拋出的種種誘惑,張正開始動搖。他心想,若能依附李梁,或許能在仕途上平步青雲,獲取更多的權力和財富。 於是,張正逐漸背離了正道,與李梁同流合污。他們利用職權,枉顧律法,顛倒黑白。凡是對他們有利的案件,即便當事人無辜,也會被定罪;而那些與他們有關係的罪犯,卻能逍遙法外。 在一次土地糾紛的案件中,一位老實巴交的農民因爲自家的土地被惡霸侵佔,前來告狀。這本是一樁是非分明的案子,然而張正卻在李梁的授意下,故意歪曲事實,將土地判給了惡霸。農民哭訴無門,最終含冤離去。 又有一次,一位商人因拒絕向李梁行賄,被誣陷走私貨物。張正明知商人無辜,卻依然助紂爲虐,將商人打入大牢,致使商人傾家蕩產。 就這樣,張正和李梁沆瀣一氣,把原本公正的律法“枉曲直湊”,使得當地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然而,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終於,朝廷中一位剛正不阿的大臣察覺到了張正和李梁的罪行,經過一番明察暗訪,掌握了確鑿的證據。他將此事上奏給了皇帝。 皇帝聽聞後龍顏大怒,立即下令嚴查。最終,張正和李梁的罪行被一一揭露,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身敗名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枉曲直湊”的行爲終究不會長久,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爲官者應當秉持公正之心,爲百姓謀福祉,否則必將受到歷史的審判和人民的唾棄。

枉曲直湊-成語圖片

枉曲直湊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