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天逆理
成語拼音
- wéi tiān nì lǐ
違天逆理成語解釋
- 做事殘忍,違背天道倫理。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的種種行徑,實在是令人髮指,完全是違天逆理,必遭嚴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有一個名爲梁國的國度。梁國的國君梁惠王性格剛愎自用,一心追求權力和財富的擴張。
當時,梁國的鄰國衛國,是一個相對弱小但人民安居樂業的國家。梁惠王覬覦衛國的土地和資源,不顧大臣們的勸諫,決定發動一場侵略戰爭。
梁惠王派遣了大批精銳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向衛國進發。衛國的國君深知自己國家的實力無法與梁國抗衡,但他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子民和土地。於是,他帶領着全國的軍民,奮起抵抗梁國的侵略。
戰爭進行得異常慘烈,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梁國的軍隊雖然強大,但衛國軍民的頑強抵抗讓他們的推進十分艱難。然而,梁惠王卻不顧士兵們的疲憊和傷亡,不斷地催促將領們加緊進攻,一定要拿下衛國。
在這場不義的戰爭中,梁國的百姓也深受其害。由於大量的青壯年被徵入軍隊,農田荒蕪,商業停滯,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
梁國的一位老臣,名叫公孫先生,他冒死進諫梁惠王。公孫先生言辭懇切地說道:“國君啊,您如今發動這場戰爭,實在是違天逆理之舉。上天有好生之德,百姓渴望和平。衛國並未侵犯我國,我們無故侵略,這是違背天理,傷害無辜。如今國內民生凋敝,將士們疲憊不堪,若再不停止這場戰爭,恐怕國家將陷入危亡之境。”
梁惠王聽了公孫先生的話,十分憤怒,他斥責公孫先生危言聳聽,擾亂軍心。但隨着戰爭的持續,梁國的局勢越來越不利,軍隊損失慘重,國內的反對聲音也越來越強烈。
最終,梁惠王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決策。他意識到自己的貪婪和固執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梁惠王終於下令撤軍,停止了這場違天逆理的侵略戰爭。
經過這次教訓,梁惠王開始反思自己的治國之道,努力恢復國內的生產和秩序,逐漸讓梁國重新走上了繁榮穩定的道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違背天理、逆背正道的行爲,終究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難。只有遵循天理,順應民心,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違天逆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