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條犯法
成語拼音
- wéi tiáo fàn fǎ
違條犯法成語解釋
- 違犯法律條文。
典故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他做了違條犯法的事,昨已斬了。”
成語典故
- 另設牌二十四面,分類標明,如有違條犯法者,許被害抱牌進告。★清·大汕《海外紀事》卷二
成語造句
- 他爲了一時的利益,竟然違條犯法,最終自食惡果,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叫寧國。寧國的君主英明神武,在他的治理下,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不良的風氣開始在朝廷和民間蔓延。在朝廷中,有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叫趙權。趙權起初也是一心爲國,爲君主出謀劃策,爲百姓謀福祉。但漸漸地,他被權力和財富迷惑了心智。
一次,君主下令修建一條重要的水利工程,以灌溉農田,造福百姓。這本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可趙權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他暗中勾結一些不法商人,虛報工程費用,貪污了大量的錢財。不僅如此,他還私自更改工程設計,導致工程質量嚴重不達標,竣工不久便出現了多處坍塌,使得農田無法得到有效的灌溉,百姓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在民間,有一個富商叫錢貴。他仗着自己的財富,橫行鄉里,欺壓百姓。他經常強買強賣,霸佔他人的田產和房屋。當地的百姓對他敢怒不敢言。
有一位年輕的官員叫李正,他爲人正直,剛正不阿。他在調查水利工程的過程中,發現了趙權的貪污罪行。他不顧趙權的威脅和利誘,毅然決定將真相稟報給君主。君主得知後大怒,立即下令徹查此事。
在調查的過程中,李正還發現了錢貴的種種惡行。錢貴爲了逃避懲罰,試圖賄賂李正,但李正不爲所動,堅決要將他繩之以法。
最終,趙權和錢貴都因爲違條犯法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趙權被罷官抄家,錢貴則被關進了大牢,財產也被沒收。
寧國經過這一番整頓,風氣爲之一新,朝廷中的官員們更加兢兢業業,不敢再有絲毫的懈怠和貪污;民間的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過上了平靜祥和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能違條犯法,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無論權力多大、財富多厚,都不能成爲違法的藉口。只有遵紀守法,社會才能安定和諧,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違條犯法-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