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牖繩樞

成語拼音

wèng yǒu shéng shū

甕牖繩樞成語解釋

牖窗子;樞門的轉軸。破甕做窗,繩作門軸。比喻貧窮人家。

典故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徒之徒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家徒四壁,房屋簡陋,就如同那古時的甕牖繩樞之家。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有一個名叫陳勝的貧苦農民。他出生於一個極爲貧困的家庭,生活的艱辛從他記事起就如影隨形。 陳勝家中的房屋簡陋至極,窗戶是用破甕做成,門軸是用繩子繫着的,這便是“甕牖繩樞”的真實寫照。然而,陳勝卻擁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當時,秦朝的苛政猛於虎,賦稅繁重,百姓民不聊生。陳勝和許多貧苦農民一樣,每日在田間辛苦勞作,卻依然難以飽腹。他望着那片土地,心中常常涌起對命運的不甘和對未來的渴望。 有一天,陳勝在田間勞作時,累得直不起腰。他望着身旁同樣疲憊不堪的同伴,感慨地說:“我們這樣終日辛苦,卻依然貧困潦倒。那些王侯將相,難道天生就該富貴嗎?”同伴們聽了,都無奈地搖頭嘆息,認爲陳勝這是癡人說夢。 但陳勝並未因此放棄自己的想法。不久後,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去戍守漁陽,陳勝也在其中。途中,遇到大雨,道路泥濘,無法按時到達目的地。按照秦朝的律法,誤期當斬。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陳勝深知若繼續前行,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他毅然決定反抗暴秦。他找到同樣心懷不滿的吳廣,一起謀劃起義之事。 陳勝對吳廣說:“如今我們已被逼入絕境,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死一搏。況且,天下百姓早已對秦朝的暴政忍無可忍,只要我們振臂一呼,必能應者雲集。”吳廣深以爲然。 他們巧妙地利用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等手段,製造出神祕的氣氛,讓衆人對陳勝的領導深信不疑。終於,在大澤鄉,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時間,起義的烽火迅速蔓延開來。 陳勝吳廣的起義,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他們的英勇舉動,卻如星星之火,點燃了廣大民衆反抗秦朝暴政的熊熊烈火。 而陳勝,這個出身甕牖繩樞之家的農民,用他的勇氣和決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爲了後世無數人敬仰的英雄。

甕牖繩樞-成語圖片

甕牖繩樞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