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焦巴弓
成語拼音
- wū jiāo bā gōng
烏焦巴弓成語解釋
- 烏黑色;焦火力過猛,使東西燒成炭樣。原是《百家姓》中的四個姓氏。比喻燒得墨黑。
典故出處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演義》五回良弼正要進門,猛聽得一聲怪響,不禁卻顧,可巧彈落腳旁,把左足轟得烏焦巴弓,呼痛未終,已是暈倒。”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戰爭過後,這片土地變得破敗不堪,房屋倒塌,田地荒蕪,呈現出一副烏焦巴弓的悽慘景象。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兩個相鄰的部落,分別居住在大山的兩側。這兩個部落時常因爲爭奪資源而發生衝突。
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名叫阿勇,他身強體壯,勇猛無畏,但性格衝動魯莽,常常憑藉武力解決問題。另一個部落的首領叫阿智,他頭腦聰慧,善於謀略,但在武力方面相對較弱。
一次,兩個部落爲了爭奪一片肥沃的土地,再次陷入了激烈的爭鬥。阿勇率領部落的勇士們,氣勢洶洶地衝向對方。阿智深知正面交鋒難以取勝,便決定採用迂迴戰術。
他先派出一小部分人佯裝敗退,將阿勇的部落引入了一片山林。這片山林道路崎嶇,地形複雜。阿勇的部落進入山林後,迷失了方向。此時,阿智早已在山林中佈置了陷阱。阿勇的部落成員們紛紛落入陷阱,有的被尖銳的木樁刺傷,有的被隱藏的繩索絆倒。
阿勇見勢不妙,想要帶領衆人撤退,卻發現退路已被封鎖。阿智的部落趁機發動攻擊,一時間,喊殺聲震天。阿勇的部落傷亡慘重,最終狼狽而逃。
經過這一場激戰,阿勇的部落損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他們的房屋被燒燬,田地被荒廢,整個部落陷入了困境。而阿勇本人也在戰鬥中受了重傷,臥牀不起。
阿智的部落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他們深知,長期的爭鬥只會讓兩個部落都走向衰落。於是,阿智派出使者,前往阿勇的部落,提出和解的意願。
阿勇在病牀上反思了自己的行爲,意識到了自己的衝動和魯莽給部落帶來的災難。他接受了阿智的和解提議,並決定與阿智共同商討兩個部落的未來發展。
經過一番努力,兩個部落摒棄前嫌,共同開發資源,互相幫助。他們的生活逐漸變得富足和安寧。
多年後,當人們回想起那場激烈的爭鬥,都不禁感嘆戰爭的殘酷。而阿勇的部落經歷的那場慘敗,房屋被燒得烏焦,武器也都被損壞得不成樣子,猶如巴弓一般彎曲殘破。從此,“烏焦巴弓”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以形容被戰爭或災難破壞得極其嚴重的景象。
烏焦巴弓-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