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至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zhì
無所不至成語解釋
- 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麼壞事都做絕了。
典故出處
- 《論語·陽貨》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成語典故
- 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無所不至。★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
成語造句
- 他對待朋友十分真誠,在朋友遇到困難時,總是竭盡全力幫忙,關懷可謂無所不至。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衛靈公的君主。他在位期間,衛國的政治局勢複雜多變。
衛靈公有一個寵臣,名叫彌子瑕。此人憑藉着衛靈公的寵愛,在衛國朝堂上權勢熏天,其行爲可謂無所不至。
有一次,衛國的果園裏結出了鮮美多汁的桃子。按照宮廷的規矩,這些桃子應當先供奉給衛靈公。然而,彌子瑕卻無視這些規矩,擅自摘取了桃子品嚐。他吃了幾口後,覺得味道甚好,便將剩下的桃子送給衛靈公。衛靈公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稱讚他對自己的關愛之心,說:“彌子瑕真是愛我,有好喫的還想着我。”
又有一回,彌子瑕犯了律法,依照衛國的法令,應當受到嚴懲。然而,他卻仗着衛靈公的庇護,逃脫了法律的制裁。這種公然踐踏律法的行爲,引起了朝中衆多大臣的不滿和擔憂,但衛靈公卻對這些聲音充耳不聞。
隨着時間的推移,彌子瑕的容顏逐漸衰老,衛靈公對他的寵愛也逐漸消減。這時,衛靈公回想起彌子瑕過去的種種行爲,開始感到憤怒和不滿。他指責彌子瑕曾經擅自摘桃是對君主的不敬,曾經違法亂紀是對國法的藐視。
彌子瑕的結局令人唏噓,而他無所不至的行爲也給衛國的政治帶來了混亂和動盪。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權力的濫用和放縱最終都不會有好的結果。那些無所不至、肆意妄爲的人,往往會在失去庇護後,爲自己的行爲付出沉重的代價。同時,也提醒着統治者,要明辨是非,不能因個人的喜好而縱容臣子的不當行爲,否則必將危及國家的穩定和安寧。
無所不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