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可否

成語拼音

wú suǒ kě fǒu

無所可否成語解釋

不贊同也不反對。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對於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他始終不發表意見,讓人難以捉摸,簡直無所可否。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兩位頗具影響力的大臣,分別是李大人和王大人。 李大人爲人剛正不阿,一心爲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常常直言進諫,提出許多有益的政策和建議。而王大人則是個圓滑世故之輩,善於揣摩上意,見風使舵。 有一次,國家面臨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顆粒無收,民不聊生。李大人心急如焚,立刻向皇上呈上了一系列詳細的救災方案,包括開倉放糧、興修水利、減免賦稅等等。然而,王大人卻在一旁默不作聲,對於李大人的方案既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一副無所可否的態度。 皇上詢問王大人的意見,王大人含糊其辭地說:“李大人的方案,或許可行,但也未必沒有弊端。具體如何,還需皇上聖裁。”皇上聽了,心中十分不滿,認爲王大人毫無主見,不能爲國家排憂解難。 又有一回,邊疆戰事喫緊,需要派遣大軍出征。李大人主張速戰速決,以雷霆之勢擊退敵軍。而王大人依舊不置可否,既不說速戰的好處,也不講拖延的壞處。 在朝廷的多次決策中,王大人這種無所可否的態度引起了衆大臣的不滿。大家紛紛指責他尸位素餐,佔着高位卻不爲國爲民出謀劃策。 終於,在一次關乎國家命運的重大決策中,皇上徹底對王大人失望了。他怒斥王大人:“身爲大臣,當爲國盡忠,積極建言獻策。你總是無所可否,要你何用!”自此,王大人失去了皇上的信任,被革職查辦。 而李大人因其忠誠和果敢,一直深受皇上器重,爲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重要的事情時,我們不能像王大人那樣無所可否,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和立場,敢於擔當,才能爲國家和人民謀福祉。

無所可否-成語圖片

無所可否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