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衣之賦
成語拼音
- wú yī zhī fù
無衣之賦成語解釋
- 以之爲出師相援、同仇敵愾之典。
典故出處
- 春秋末,吳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師秦廷,倚庭牆而哭,七日勺飲不入。秦哀公乃賦《無衣》詩,並出兵救楚。事見《左傳·定公四年》。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個艱難的時代,百姓們生活困苦,常常面臨飢餓與寒冷,這情景彷彿就是一篇無衣之賦,令人心痛。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常年遭受外敵的侵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當時,這個國家的邊境地區戰火紛飛,敵軍屢屢進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邊地的百姓們失去了家園,流離失所。而朝廷內部,一些官員卻只顧爭權奪利,對邊境的危機視若無睹。
一位年輕的將領,名叫李毅,他滿懷報國之志,主動請纓,率領着一支軍隊奔赴邊境抵禦外敵。李毅深知此行艱難,但他心中懷着對國家和百姓的忠誠,義無反顧。
然而,當李毅抵達邊境時,卻發現軍隊的裝備極爲簡陋,士兵們缺衣少食,甚至連抵禦寒冬的衣物都沒有。在這冰天雪地之中,士兵們凍得瑟瑟發抖,但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李毅心急如焚,多次向朝廷上書,請求撥發物資,尤其是急需的衣物。但那些朝中官員卻以各種理由拖延,甚至中飽私囊,將本該用於軍隊的物資據爲己有。
邊境的局勢愈發危急,敵軍趁虛而入,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猛烈攻擊。李毅帶領着士兵們拼死抵抗,可由於物資匱乏,士兵們體力不支,傷亡慘重。
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邊地的百姓們挺身而出。他們雖然自身生活困苦,但依然竭盡所能,爲士兵們送來自己家中僅有的衣物和糧食。百姓們的支持讓李毅和士兵們感動不已,他們更加堅定了保衛家園的決心。
最終,在李毅的英明指揮和士兵們的頑強奮戰,以及百姓們的全力支持下,成功擊退了敵軍。
這場戰役之後,朝廷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重視邊地的防禦和士兵們的待遇。而李毅和他的士兵們以及邊地百姓的英勇事蹟,被人們傳頌千古,成爲了“無衣之賦”的佳話,用來形容在艱難困境中,人們相互支持、共克時艱的偉大精神。
無衣之賦-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