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毛反裘
成語拼音
- ài máo fǎn qiú
愛毛反裘成語解釋
- 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裏。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典故出處
- 漢·劉向《新序·雜事》:“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爲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邪?’”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魏國國君魏文侯外出遊玩,看見有人反穿着皮襖背柴草,就好奇的問:“你爲什麼讓毛朝裏而皮朝外呢?”背柴草的人說:“我很愛惜皮毛。”魏文侯說:“你難道不知道,如果皮磨損破了,毛也就無處依附了嗎?”。
成語造句
- 做事情要分清主次,切不可愛毛反裘,因小失大。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衛國。衛國的國君非常喜歡華麗的裘皮衣服,對裘皮的喜愛近乎癡迷。
有一天,這位國君看到了一件極其珍貴、毛色亮麗的裘皮大衣,他毫不猶豫地花費重金將其買下。此後,他常常穿着這件裘皮大衣在宮廷中炫耀,對它愛不釋手。
然而,這位國君在生活中卻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他總是不注意保護衣服的裏子,經常隨意地讓裏子被各種東西劃破、磨損。大臣們看到國君如此不愛惜這珍貴的裘皮大衣,紛紛勸諫他要注意保護衣服的整體,不能只關注外表的華麗而忽視了裏子的重要性。
可是國君卻不以爲然,他覺得裘皮的價值就在於那美麗的外表,裏子破了又有什麼關係呢。就這樣,隨着時間的推移,裘皮大衣的裏子變得破爛不堪,最終這件原本無比珍貴的裘皮大衣也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
這個故事就像《晏子春秋·雜上》中所說的:“溺者不問墜,迷者不問路。溺而後問墜,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衛國國君就如同那溺者和迷者,只看到了表面的皮毛,卻忽視了根本。他只追求裘皮的華麗外表,卻不懂得珍惜和保護整體,這正是“愛毛反裘”的典型表現。
這個成語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啓示。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只關注事物的表面現象,而忽略了其內在的本質和基礎。就如同學習,如果只追求成績的高分,而不注重知識的積累和理解,最終也無法真正掌握知識。我們要明白,只有根基牢固,才能讓事物長久地發展和保持其價值。
同時,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要有全局觀念和長遠眼光。不能因爲眼前的一點小利益或小誘惑而放棄了對整體的重視。我們應該學會從整體上考慮問題,把握好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順利和成功。正如古人所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只有做到“愛裘惜毛”,才能避免“愛毛反裘”的錯誤,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長遠。
愛毛反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