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筆弄文

成語拼音

wǔ bǐ nòng wén

舞筆弄文成語解釋

指舞文弄墨。

典故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總喜歡發表一些觀點和文章,看似才華橫溢,實則不過是舞筆弄文,缺乏深度和內涵。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明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但自幼聰慧,對讀書寫字有着濃厚的興趣。 李明家境貧寒,無法進入昂貴的私塾學習。但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對知識的渴望,常常跑到村裏的學堂外偷偷聽課。回家後,他便用樹枝在地上練習寫字,刻苦異常。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能夠識文斷字,且文筆逐漸展露鋒芒。村裏的人們都對他稱讚有加,認爲他日後必定能有所成就。 然而,李明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深知自己所學有限,爲了獲取更多的知識,他決定離開家鄉,前往繁華的京城求學。一路上,他風餐露宿,歷經艱辛,但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 到了京城,李明發現這裏人才濟濟,競爭異常激烈。但他沒有氣餒,而是更加勤奮地學習。他日夜苦讀,不斷磨練自己的文筆。 一次偶然的機會,京城舉行了一場文學比賽。李明決定參加,一試身手。在比賽中,他憑藉着紮實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見解,文思泉涌,奮筆疾書。 比賽結束後,他的文章得到了衆多學者的讚賞。漸漸地,李明在京城的文壇嶄露頭角。 可成名之後的李明,心態卻發生了變化。他開始沉迷於衆人的追捧,頻繁參加各種宴會,與達官貴人交往,漸漸忘記了自己當初求學的初心。 他不再專注於提升自己的文學造詣,而是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結交權貴、謀取私利上。他的文章也變得華而不實,空洞無物。 曾經賞識他的一位老學者看到他的變化,痛心疾首地對他說:“你本有着出衆的才華,卻因一時的虛榮和利益,舞筆弄文,失去了文字的靈魂和真諦。若再不悔改,終將自毀前程。” 李明聽了這番話,如夢初醒,懊悔不已。他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想起當初對文學的熱愛和執着。從此,他重新審視自己,迴歸初心,再次專注於文學創作,最終成爲了一位備受尊敬的文學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舞筆弄文,追求表面的華麗而忽視內涵,終會迷失方向。只有堅守初心,用真心和真情去書寫,才能創作出有價值的作品。

舞筆弄文-成語圖片

舞筆弄文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