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肝吐膽

成語拼音

xī gān tǔ dǎn

析肝吐膽成語解釋

剖示肝膽。比喻赤誠。

典故出處

明·高以儉《〈太師張文公集〉跋》受顧命,輔衝聖,秉國十年,乃舉其生平,析肝吐膽獻之天子。”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對待朋友向來真誠,在朋友遇到困難時,總會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可謂是析肝吐膽。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義的忠臣。 李義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但他自幼聰慧好學,心懷壯志。成年後,憑藉着自身的才華和努力,他步入了仕途。 當時的朝廷,政治腐敗,奸臣當道。皇帝被身邊的佞臣所矇蔽,對國家的真實狀況一無所知。李義深知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若不及時挽救,必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於是,李義決定挺身而出,向皇帝進諫。然而,這一決定卻讓他身邊的人憂心忡忡。他們深知,在這混亂的朝堂之上,直言進諫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但李義心意已決,他說:“身爲臣子,當以國家爲重,個人生死又何足掛齒。” 終於,李義得到了面見皇帝的機會。在皇帝面前,他毫無保留,將自己所看到的、所瞭解到的民間疾苦,朝廷的弊端,一五一十地陳述出來。他的言辭懇切,情感真摯,彷彿將自己的心肺都掏了出來。 李義說道:“陛下,如今國家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民不聊生。而朝堂之上,奸臣們只知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臣願爲陛下析肝吐膽,將這一切真相告知陛下,望陛下能重振朝綱,拯救黎民於水火。” 皇帝聽了李義的話,起初大爲震怒。那些奸臣們趁機在一旁煽風點火,說李義是在危言聳聽,妄圖擾亂朝綱。但李義毫不畏懼,他據理力爭,列舉了諸多事實。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皇帝終於被李義的忠誠和堅定所打動。皇帝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意識到了國家所面臨的危機。最終,皇帝決定採納李義的建議,懲治奸臣,推行改革。 在李義的努力下,國家逐漸走上了正軌,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得到了改善。李義析肝吐膽的忠誠之舉,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他的勇氣和擔當,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真正的忠臣,應當爲了國家和人民,不惜一切代價,勇敢地說出真相。

析肝吐膽-成語圖片

析肝吐膽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