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帥敝賦

成語拼音

xī shuài bì fù

悉帥敝賦成語解釋

指傾全國的軍事力量。古代按田賦出兵車、甲士,故稱兵爲賦”。敝,謙詞,指不精良。

典故出處

《國語·魯語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寧處,使叔孫豹悉帥敝賦,踦跂畢行。”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國家面臨重大危機之時,全體將士決心全力以赴,正如“悉帥敝賦”,以保衛家園。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各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有一個小國,名爲鄭。鄭國的國君是一位有抱負且睿智的君主,然而,鄭國地處要衝,周圍強國環伺,生存發展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這一年,局勢愈發緊張,一個強大的鄰國對鄭國虎視眈眈,戰爭的陰雲籠罩在鄭國的上空。鄭國國君深知,若要保衛國家的尊嚴和子民的安寧,必須做出果斷的決策。 在朝堂之上,國君面色凝重,對着滿朝的文武大臣說道:“如今我國面臨強敵,國家危在旦夕。但吾等身爲鄭國之臣民,當爲國家的存亡挺身而出,縱使傾盡所有,也在所不惜。”大臣們紛紛點頭,表示願爲國家效命。 國君決定悉帥敝賦,即動員全國所有的兵力和資源投入戰鬥。這意味着無論男女老少,都要爲保衛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百姓們聽聞國君的決定,沒有絲毫的退縮和怨言。年輕力壯的男子紛紛應徵入伍,他們懷揣着對國家的忠誠和對親人的牽掛,奔赴戰場。而婦女們則在後方辛勤勞作,爲前線的將士們提供物資保障。 在戰爭中,鄭國的軍隊展現出了無比的勇氣和頑強的鬥志。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着國家和人民的期望,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每一位士兵都奮勇殺敵,不畏生死。 經過一場場激烈的戰鬥,鄭國的軍隊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團結一心的力量,最終抵禦住了強敵的進攻,保衛了國家的安全。 這場戰爭的勝利,讓周邊的國家對鄭國刮目相看。而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正是因爲國君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悉帥敝賦的決定,以及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赴國難的精神。 此後,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以保持和平與穩定,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而“悉帥敝賦”這個成語,也成爲了後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於全力以赴、傾盡所有的象徵。

悉帥敝賦-成語圖片

悉帥敝賦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