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垢匿瑕
成語拼音
- xǐ gòu nì xiá
洗垢匿瑕成語解釋
- 洗滌玉的污垢時,遮蓋其斑點。比喻對人有所包涵。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不能只看到他的優點而對缺點視而不見,更不能爲了某種目的而洗垢匿瑕,要做到客觀公正。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個關於“洗垢匿瑕”的故事。
話說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有一位官員名叫李正。他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步步踏上了仕途。起初,李正爲官清正廉潔,一心爲百姓謀福祉,深受民衆的愛戴。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權力和財富的誘惑逐漸侵蝕了他的內心。他開始接受賄賂,爲一些不法商人謀取私利。他利用手中的權力,打壓正直的官員,使得官場烏煙瘴氣。
可是,李正深知自己的行爲一旦被揭露,將面臨嚴重的後果。於是,他用盡各種手段來掩蓋自己的罪行。他在表面上依舊裝作關心民生,經常舉行一些所謂的慈善活動,以此來迷惑衆人。對於那些知道他底細的人,他要麼加以威脅,要麼用重金收買,讓他們保持沉默。
朝中一位名叫張義的忠臣,對李正的所作所爲深感憤怒。他決心要揭露李正的罪行,還朝廷一個清明。張義暗中收集證據,準備在合適的時機將李正的罪行公之於衆。
李正察覺到了張義的行動,他試圖誣陷張義,說他結黨營私、意圖謀反。幸好,皇帝並非昏庸之輩,他察覺到了其中的蹊蹺,並沒有輕易相信李正的話。
在一次朝會上,張義終於拿出了確鑿的證據,將李正的種種罪行一一揭露。李正的罪行大白於天下,衆人皆驚。皇帝大怒,下令將李正嚴懲。
李正妄圖“洗垢匿瑕”,掩蓋自己的罪行,但最終還是逃不過正義的審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罪惡都不可能永遠被隱藏,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我們應當秉持正直和善良,切不可爲了一時的利益而走上錯誤的道路,否則,終將會爲自己的行爲付出沉重的代價。
洗垢匿瑕-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