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後私

成語拼音

xiān gōng hòu sī

先公後私成語解釋

先以公事爲重,然後考慮私事。

典故出處

《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後私即自辦也。”

成語典故

卿先公後私,可謂大忠矣。★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

成語造句

在面對工作任務分配時,他總是能夠合理安排,做到先公後私,把集體的利益置於個人之前。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義的官員,他任職於一個繁華的郡縣。 李義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自幼勤奮好學,心懷壯志,期望有朝一日能夠爲百姓謀福祉。憑藉着自身的努力和才華,他終於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 初到郡縣,李義面臨着諸多棘手的問題。當時,當地正遭受着嚴重的旱災,農田顆粒無收,百姓生活困苦。而與此同時,官府的糧倉儲備也已所剩無幾。 李義深知,此刻若不採取果斷措施,百姓將面臨生存危機。他立刻下令開倉放糧,先救助那些最貧困、最急需幫助的百姓。然而,這一舉措卻遭到了一些官員的反對,他們認爲應該先保證官府的日常運作和官員們的用度。 面對這些反對的聲音,李義義正言辭地說道:“爲官者,當以百姓爲重。如今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若還只顧自身利益,如何對得起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在放糧的過程中,李義親自監督,確保每一粒糧食都能發放到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中。他甚至拿出自己微薄的俸祿,購買糧食補充到救濟之中。 不僅如此,李義還積極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以解決旱災的根本問題。他每天奔波於各個工地之間,與百姓一同勞作,不辭辛勞。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旱災的影響逐漸減輕,農田重新煥發生機,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好轉。 在這個過程中,李義始終將百姓的利益置於首位,先公後私。他的行爲得到了百姓的衷心愛戴和朝廷的高度讚賞。 正如古人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李義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一精神,爲後世爲官者樹立了榜樣。他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傳頌的佳話,激勵着更多的人在面對公私抉擇時,能夠以公爲重,先公後私。

先公後私-成語圖片

先公後私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