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良方正

成語拼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賢良方正成語解釋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典故出處

《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成語典故

門首都豎着金字匾額,也有寫着賢良方正”的,也有寫着孝悌力田”的。★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

成語造句

他一直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則行事,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努力做到不偏不倚,最終贏得了衆人的稱讚,真可謂賢良方正。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國家面臨着諸多的挑戰和困境。政治局勢動盪,社會秩序混亂,百姓生活困苦。 當時的皇帝深知,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必須選拔出真正有才能、品德高尚且正直無私的人才來輔佐朝政,治理國家。於是,皇帝決定舉行一場大規模的選拔人才的活動,旨在尋找那些賢良方正之士。 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自幼聰慧好學,飽讀詩書,對國家大事有着深刻的見解。而且,他爲人正直善良,樂於助人,在鄉里頗受尊重。 聽到皇帝選拔賢良方正之士的消息後,李明決定前往京城參加選拔。他一路艱辛,歷經風雨,終於來到了京城。 選拔的過程極爲嚴格,不僅要考察學識,還要考驗品德和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衆多的應試者中,有的憑藉着家族的勢力,試圖走後門;有的則想盡辦法阿諛奉承考官,以求獲得青睞。 然而,李明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憑藉着紮實的學識和真誠的態度應對每一項考覈。在面試中,考官提出了一個關於如何解決當前社會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李明毫不畏懼,引經據典,從古代的治國方略中汲取經驗,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他說道:“昔日,唐太宗以民爲本,輕徭薄賦,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如今,我們亦當如此,減輕百姓負擔,鼓勵農業生產,發展商業,讓財富得以均衡分配。” 最終,李明憑藉着自己出色的表現,從衆多應試者中脫穎而出,被皇帝選中,成爲了一名賢良方正之士。 入朝爲官後,李明始終不忘初心,敢於直言進諫。面對朝中的一些權貴貪污腐敗、魚肉百姓的行爲,他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和批判。有一次,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爲了謀取私利,企圖篡改國家的稅收政策。李明得知後,立即向皇帝上書,詳細陳述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並引用了歷史上因奸臣當道、政策不公而導致國家滅亡的例子,如:“秦之趙高,指鹿爲馬,矇蔽聖聽,終致秦亡。今若縱容此等奸臣胡作非爲,國將不國!” 皇帝聽後,恍然大悟,果斷處置了那位大臣,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公正。 在李明等一衆賢良方正之士的努力下,國家逐漸走向了繁榮昌盛,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安定。李明的故事也在民間傳頌開來,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樣。

賢良方正-成語圖片

賢良方正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