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胝足之藥
成語拼音
- shòu zhī zú zhī yào
售胝足之藥成語解釋
- 胝:手掌或腳掌上的老繭。指賣狗皮膏藥騙人
典故出處
- 《廳史》:“昔人有以胝足之藥售於市者,輒揭扁於門曰:‘供御。’”
成語典故
- 從前有人在市場上賣治腳繭藥,在門上掛“供御”的招牌,人們譏笑他不誠實。皇帝知道後,派人傳喚他,並把他投入監獄。他遇大赦而回家,就又重操舊業,在招牌上面增加“曾經宣喚”4字,以此來招徠顧客。
成語造句
- 有個商人吹噓自己有神奇的售胝足之藥,能快速治癒各種足部問題,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們大多以體力勞動爲生。
在這個國家的一個小鎮上,住着一位名叫李三的商人。李三一直渴望能夠找到一種獨特的商品來賺取財富。有一天,他偶然聽說了一種神奇的藥,據說可以治癒人們因長期行走而導致腳底生繭疼痛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胝足”。李三心想,這就是他一直苦苦尋找的商機啊!
於是,李三費盡周折找到了這種藥的配方,然後開始大量製作這種“售胝足之藥”。他帶着自己的藥,滿懷信心地來到集市上售賣。然而,一開始,他的藥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腳底生繭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他們也沒有意識到這種藥的重要性。
但是李三並沒有放棄,他不斷地向人們宣傳這種藥的神奇功效。他引用了一些其他地方曾經發生過的例子,說有人因爲沒有及時治療胝足而導致行動不便,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漸漸地,一些人開始嘗試購買他的藥。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種藥確實有效,他們的腳底疼痛得到了緩解,行走也更加輕鬆自在。李三的生意開始越來越好,他的藥也變得聲名遠播。
甚至有一些遠方的商人也聽聞了這種藥的神奇,紛紛前來採購,然後將它帶到其他地方去銷售。李三也因此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然而,李三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深知,要想長久地保持成功,就必須不斷創新和改進。於是,他又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進行研發,試圖讓這種藥的效果更好。
最終,李三憑藉着這種“售胝足之藥”成爲了這個國家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他的故事也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一段傳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機會,只要我們善於發現並努力抓住,就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同時,我們也要不斷進取,勇於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和發展。
售胝足之藥-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