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師動衆
成語拼音
- xíng shī dòng zhòng
行師動衆成語解釋
- 謂指揮大軍作戰。
典故出處
-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晉·王沈《魏書》即位之後,褒禮大臣,料簡功能,真僞不得相貿,務絕浮華譖毀之端,行師動衆,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爲了籌備這次活動,不必如此大費周章,行師動衆。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戰爭頻繁,諸侯紛爭,百姓常常深陷於戰火之中。
有一個諸侯國,其國君年輕氣盛,急於擴張領土,樹立威望。一日,他聽聞鄰國邊境出現了一些爭端,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趁機出兵,奪取更多的土地和資源。
這位國君未經深思熟慮,便召集了衆多大臣商議出兵之事。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謹慎行事,認爲出師必須有充分的理由和準備,否則勞民傷財,還可能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另一派則迎合國君的心意,極力鼓吹出兵的好處,聲稱可以一舉成功,成就不世之功。
國君被那些鼓吹出兵的言論所迷惑,不顧衆多大臣的反對,決定行師動衆,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他調動了國內的大量兵力,糧草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運往邊境。
然而,戰爭的進展並不如國君所期望的那樣順利。鄰國雖然看似弱小,但在面對入侵時,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奮力抵抗。而且,由於長途跋涉,本國的軍隊疲憊不堪,後勤補給也出現了問題。
在戰場上,士兵們士氣低落,將領們指揮混亂。反觀鄰國的軍隊,憑藉着熟悉地形和高昂的鬥志,一次次擊退了進攻。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場戰爭陷入了僵局。國內的百姓因爲戰爭負擔沉重,怨聲載道;農田荒蕪,經濟衰退。而前線的軍隊也因爲傷亡慘重,軍心渙散。
最終,這位國君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下令撤軍。但此時,國家已經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國力大不如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行師動衆不可輕率,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和正當的理由。否則,不僅無法達到目的,還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做出重大決策之前,必須要權衡利弊,謹慎行事。
行師動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