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辯高談
成語拼音
- xióng biàn gāo tán
雄辯高談成語解釋
- 辯論充分有力,言詞豪放不羈。形容能言善辯。亦作高談雄辯”。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激烈的辯論中,他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口若懸河,雄辯高談,讓對手難以招架。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在這亂世之中,有一位名叫張儀的謀士,他以其非凡的口才和謀略,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張儀出生於魏國,早年家境貧寒,但他志向高遠,勤奮好學,尤其對縱橫之術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心懷壯志,渴望能在這動盪的時代中一展身手,成就一番大業。
當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日益強盛,對東方各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張儀看準了這個時機,決定前往秦國,尋求施展才華的機會。他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口才,很快就得到了秦惠王的賞識和重用。
張儀被委以重任後,開始頻繁出使各國,憑藉着他的雄辯高談,爲秦國謀取利益。有一次,他前往魏國,試圖說服魏王與秦國結盟。面對魏王和魏國的大臣們,張儀毫不怯場,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分析着當前的局勢。
他說道:“如今,秦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其鋒芒無人能擋。而魏國地處中原,四周強敵環伺,若不與秦國結盟,必將面臨滅頂之災。與秦國結盟,不僅可以獲得秦國的庇護,還能借助秦國的力量,發展自身,何樂而不爲呢?”魏王和大臣們聽了張儀的話,心中猶豫不決。
張儀見此情形,繼續展開他的雄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那些不能順應時勢的國家,都已被淘汰。魏國若不能審時度勢,與強大的秦國合作,必將成爲歷史的棄兒。”他引經據典,列舉了許多因固執己見而亡國的例子,讓魏王和大臣們心生恐懼。
最終,在張儀的雄辯高談之下,魏王被說服,決定與秦國結盟。張儀憑藉着他的口才和謀略,成功地爲秦國爭取到了一個重要的盟友。
此後,張儀又多次出使其他國家,以他的雄辯之術,爲秦國在外交上贏得了諸多優勢,爲秦國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儀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關鍵時刻,雄辯的口才和深刻的見解往往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改變局勢的走向。而他的雄辯高談,也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流傳至今。
雄辯高談-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