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口無聲
成語拼音
- yǎ kǒu wú shēng
啞口無聲成語解釋
- 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同啞口無言”。
典故出處
- 《再生緣》第三九回話說孟夫人聽了這些言語,只氣的啞口無聲。”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他原本滔滔不絕的辯解戛然而止,瞬間啞口無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出了名的能言善辯之人,一個叫李甲,一個叫王乙。他們時常在鎮中的集市上與人爭論,且每每都能憑藉自己的巧舌如簧佔據上風。
這一天,小鎮上來了一位雲遊四方的學者。他聽聞了李甲和王乙的事蹟,心中頗不以爲然。於是,他決定在集市上設下一個小小的辯論擂臺,想要挫挫這兩人的銳氣。
李甲和王乙聽聞有此等挑戰,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前來應戰。學者提出了一個關於道德與利益的論題,讓他們各自闡述觀點。李甲率先開口,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從古代的聖賢之言到當下的世俗之見,說得頭頭是道。衆人紛紛點頭稱讚,李甲面露得意之色。
輪到王乙發言,他同樣口若懸河,言辭犀利,不僅反駁了李甲的觀點,還提出了自己更爲獨特的見解。一時間,兩人脣槍舌劍,互不相讓,場面十分激烈。
然而,學者在聽完他們的爭論後,只是微微一笑,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他的話語簡潔明瞭,卻又邏輯嚴密,每一句都直擊要害。李甲和王乙起初還試圖反駁,但漸漸地,他們發現學者的觀點無懈可擊,自己之前的那些強詞奪理在真正的智慧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最終,李甲和王乙面面相覷,啞口無聲。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淺薄與無知,在真正的博學和智慧面前,他們那些所謂的能言善辯不過是班門弄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切不可自以爲是,驕傲自滿。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能讓那些虛張聲勢、強詞奪理之人啞口無聲。正如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我們應保持謙遜,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避免在面對真理時啞口無聲的尷尬。
啞口無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