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鐵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yǒu tiě

眼中有鐵成語解釋

比喻軍容整肅。

典故出處

《資治通鑑·陳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齊主登北城,軍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爾言齊亂,故來伐之今齊人眼中亦有鐵,何可當耶!’”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工作中一絲不苟,對待任何違規行爲都絕不姑息,就像眼中有鐵那般剛正不阿。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天下紛爭不斷,各方勢力皆欲爭奪霸權。 有一位名叫衛鞅的謀士,他心懷壯志,決心爲一方諸侯出謀劃策,成就一番偉業。衛鞅來到了秦國,此時的秦國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秦孝公深知國家要強大,必須進行變革,於是他廣納賢才。 衛鞅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對局勢的深刻洞察,很快得到了秦孝公的賞識。然而,變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秦國的舊貴族們對衛鞅的改革措施極爲不滿,他們處處設阻,試圖破壞改革的進程。 面對強大的阻力,衛鞅沒有絲毫退縮。他深知,若要讓秦國強大,就必須堅定不移地推行改革。他制定了一系列嚴厲的法令,對於違法者嚴懲不貸。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權貴還是平民,只要觸犯了法律,他都一視同仁,絕不姑息。 有一次,秦孝公的一位近親犯了法。衆人都認爲衛鞅會因爲此人的特殊身份而網開一面,畢竟這可是得罪權貴的大事。然而,衛鞅卻毫不留情,堅決依法處置。他的這種堅決和公正,讓所有人都爲之震驚。 有人勸他說:“此人乃大王近親,你如此處置,不怕得罪大王嗎?”衛鞅義正言辭地回答:“法令之行,在於公正無私。若因私情而廢法,那改革如何能成功?秦國又如何能強大?我眼中有鐵,只認法令,不認私情!” 在衛鞅的堅持下,秦國的改革得以順利推行,國家日益富強。他這種“眼中有鐵”的精神,爲後世所傳頌。 正是因爲有像衛鞅這樣堅守原則、公正執法的人,秦國才能夠逐漸崛起,最終成爲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眼中有鐵”這個成語,也成爲了形容人公正嚴明、不畏權勢的代名詞,流傳至今。

眼中有鐵-成語圖片

眼中有鐵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