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岱之石

成語拼音

yān dài zhī shí

燕岱之石成語解釋

比喻庸才下品。

典故出處

隋·江總《讓尚書令表》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璉之器。”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們在評價他人的時候,要客觀全面,不能輕易認爲某人毫無優點,畢竟即便是被視爲燕岱之石的人,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着獨特的價值。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故事見證了人們的智慧與品質。今天要講述的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百姓生活困苦。有一個名叫燕國的國家,其境內山巒起伏,石材豐富。燕國的石頭以質地堅硬、紋理優美而聞名。 而在遙遠的岱國,那裏也盛產石頭,但與燕國的石頭相比,卻顯得粗糙和普通。 有一年,燕國和岱國同時遭受了嚴重的旱災,農作物顆粒無收,百姓們陷入了極度的貧困之中。燕國的國王爲了緩解國內的困境,決定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國家尋求援助。 使者們帶着燕國的特產石頭,希望能以此作爲禮物,換取他國的糧食和物資。他們首先來到了一個強大的鄰國。這個鄰國的國王看到燕國使者帶來的石頭,不屑一顧地說:“這些燕石,雖有美名,但於我國有何用?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能解決百姓溫飽的糧食!”燕國使者無奈,只能失望而歸。 他們又繼續前往其他國家,然而,所到之處,各國國王都對燕國的石頭不感興趣,認爲它們不過是徒有其名的燕岱之石,無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燕國的國王得知使者們處處碰壁,心中十分焦急。這時,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我們不能再依賴他國的援助,而應該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組織百姓開採石頭,加工成各種實用的器具,然後拿去與他國交換糧食。” 國王聽了,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下令組織百姓行動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燕國百姓用石頭製作出了精美的石桌、石凳、石磨等器具。當燕國的使者再次帶着這些物品出訪時,終於引起了其他國家的興趣。 最終,燕國通過自己的努力,用燕岱之石換取了足夠的糧食和物資,度過了難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可能被他人視爲無足輕重的燕岱之石,但只要我們善於發掘和利用其價值,就能將看似無用的東西變成解決問題的關鍵。同時,也不能一味地依賴外部的幫助,而是要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去克服困難,創造美好的未來。

燕岱之石-成語圖片

燕岱之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