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泣岐
成語拼音
- yáng zhū qì qí
楊朱泣岐成語解釋
- 常引作典故,用來表達對世道崎嶇,擔心誤入歧途的感傷憂慮,或在歧路的離情別緒。
典故出處
- 《荀子·王霸》楊朱哭衢途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謂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到覺悟後就已經差之千里了,楊朱爲此而哭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人生之路往往充滿抉擇,有時難免會像楊朱泣岐一般,在分岔口前陷入迷茫和痛苦。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楊朱的思想家。
當時的社會動盪不安,各國之間頻繁征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楊朱心懷天下,對人們的苦難深感憂慮。
有一天,楊朱外出遊歷,走到了一個分岔路口。一條路通往繁華的都市,那裏充滿了功名利祿的誘惑;另一條路則通往寧靜的鄉村,那裏雖然生活平淡,但卻能遠離紛爭和喧囂。
楊朱站在這個岔路口,久久地凝視着兩條不同的道路,心中感慨萬千。他想到人生的選擇,往往就如同眼前的歧路,一旦踏上,便難以回頭。
他想起歷史上那些爲了追求功名利祿而不擇手段的人,最終大多身敗名裂,不得善終。又想到那些選擇歸隱田園,追求內心寧靜的賢士,雖然生活平淡,卻能保持心靈的純淨和自由。
楊朱深知,人生的道路充滿了未知和變數,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決定着一個人的命運和歸宿。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並非易事。
他不禁潸然淚下,這便是“楊朱泣岐”的由來。楊朱的淚水,並非是因爲軟弱和恐懼,而是源於他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世人的悲憫。
後來,人們用“楊朱泣岐”這個成語來表達對人生道路選擇的迷茫和憂慮。它提醒着我們,在面對抉擇時,要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要堅守自己的內心,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名人志士也都曾面臨過類似的困境。例如,陶淵明毅然辭官歸隱,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不爲五斗米折腰,堅守了自己內心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
而相反,也有一些人在功名利祿的誘惑下迷失了自我,最終落得悲慘的下場。如秦朝的趙高,爲了權力不擇手段,最終導致秦朝的滅亡,自己也身首異處。
總之,“楊朱泣岐”這個成語所蘊含的深刻哲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清醒,做出明智的選擇。
楊朱泣岐-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