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虎貽患

成語拼音

yǎng hǔ yí huàn

養虎貽患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同養虎自遺患”。

典故出處

明·張居正《答宣大巡撫計處黃把二虜》此所謂引賊入家,養虎貽患,是何等計策乎?”

成語典故

與其養虎貽患,還不如——算了。★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第七章

成語造句

他當初的一念之仁,放過了那個敵人,沒想到如今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真可謂是養虎貽患。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國度,有一位名叫李忠的諸侯。李忠性格豪爽,頗具野心,一心想要擴大自己的領土和勢力。 在一次征戰中,李忠擊敗了鄰國的一位將領叫趙猛。趙猛雖然戰敗,但在李忠面前表現得極爲恭順和懺悔,聲稱願意歸順李忠,爲其效力。李忠的大臣們紛紛進諫,提醒他趙猛此人野心勃勃,不可輕信,若收留他恐養虎貽患。然而,李忠被趙猛的表面所迷惑,認爲自己有足夠的能力駕馭趙猛,能讓他真心歸服,於是力排衆議,收留了趙猛,並賜予他一定的兵權。 起初,趙猛表現得極爲忠誠,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爲李忠立下了不少戰功。李忠因此對自己當初的決定頗爲得意,更加信任趙猛。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趙猛的勢力逐漸壯大。他開始暗中培植自己的親信,擴充自己的軍隊。而李忠卻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對趙猛的這些舉動毫無察覺。 終於,趙猛覺得時機成熟,他率領自己的軍隊突然反叛。由於趙猛的軍隊訓練有素,且準備充分,李忠的軍隊在猝不及防之下節節敗退。原本繁榮昌盛的領地陷入了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境地。 此時的李忠才追悔莫及,想起大臣們當初的勸諫,痛心疾首。然而,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他因爲一時的疏忽和自負,養虎貽患,給自己和國家帶來了滅頂之災。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對待潛在的威脅和危險人物,絕不能心存僥倖,否則就如同李忠一般,最終自食惡果。歷史上也有諸多類似的例子,比如三國時期的董卓,王允起初利用貂蟬離間董卓與呂布,董卓卻沒有果斷剷除呂布這個隱患,最終被呂布所殺。正所謂“防患於未然”,在關鍵的時刻,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因一時的利益或者表象而忽略了潛在的危險,以免養虎貽患,追悔莫及。

養虎貽患-成語圖片

養虎貽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