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羽毛扇
成語拼音
- yáo yǔ máo shàn
搖羽毛扇成語解釋
- 比喻出謀畫策。同搖鵝毛扇”。
典故出處
- 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小說和戲劇上的諸葛亮,幾百年來在羣衆中,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形象,即所謂搖羽毛扇的人物。”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商業競爭中,看似不起眼的他,實則在背後出謀劃策,如同搖羽毛扇的軍師一般掌控着全局。
成語故事
- 在三國時期,天下紛爭,英雄輩出。在這亂世之中,有一位智謀超羣的人物,他便是諸葛亮。
當時,劉備爲了興復漢室,四處征戰,卻屢屢受挫。在劉備困頓之際,經人舉薦,他三顧茅廬,終於請出了諸葛亮這位當世奇才。
諸葛亮出山後,迅速展現出了他卓越的才智和深謀遠慮。面對曹操大軍的強大壓力,劉備的勢力顯得十分弱小。然而,諸葛亮卻不慌不忙,冷靜分析局勢,爲劉備制定了一系列精妙的戰略。
在赤壁之戰前夕,孫劉聯軍面臨着巨大的考驗。曹操兵力雄厚,氣勢洶洶,而孫劉聯軍內部也存在着諸多矛盾和不安。在這關鍵時刻,諸葛亮挺身而出,他手持羽扇,輕搖慢擺,在營帳中與各方將領商議對策。他深知曹操的多疑性格,巧妙地設計了一系列計謀,最終成功地說服了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
在戰場上,諸葛亮搖着羽毛扇,指揮若定。他算準了天氣變化,借東風火燒曹軍戰船,使得曹操大敗而歸。這一戰,不僅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也讓諸葛亮的威名傳遍天下。
此後,無論是在與東吳的外交鬥爭中,還是在與曹魏的軍事對抗中,諸葛亮總是搖着他那標誌性的羽毛扇,沉着應對各種複雜的局面。他的智慧和謀略,讓他的對手們既敬畏又無奈。
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勢力逐漸壯大,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然而,諸葛亮並沒有因此而懈怠,他依然兢兢業業,爲了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而努力。
在北伐中原的征程中,諸葛亮依然搖着羽毛扇,殫精竭慮。儘管最終未能實現統一大業,但他的智慧和忠誠卻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諸葛亮搖羽毛扇的形象,成爲了智慧和謀略的象徵。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何爲經天緯地之才,何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世之人每當提及諸葛亮,那搖羽毛扇的形象便會浮現在眼前,令人讚歎不已。
搖羽毛扇-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