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

成語拼音

yī bàn xīn xiāng

一瓣心香成語解釋

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用在祝願)。

典故出處

唐·韓偓《仙山》詩一柱一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

成語典故

編者謹掬一瓣心香,籲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少發牢騷,庶作者編者,兩蒙其休。★魯迅《僞自由書·後記》引《申報》副刊《自由談》

成語造句

每當回憶起那段純真的時光,心中就涌起一股溫暖,彷彿有一瓣心香在悄然綻放,瀰漫着美好的氣息。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個關於“一瓣心香”的動人故事。 故事發生在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法常的高僧,他一心向佛,德行高遠,深受衆人敬仰。法常大師常年隱居於山林之間,靜心修行,鑽研佛法。 當時,有一位年輕的書生,名叫李源。李源出生於富貴之家,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家道中落,父母雙亡。這巨大的打擊使得李源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迷茫之中。在彷徨之際,他聽聞了法常大師的盛名,決定前往山中拜訪,尋求心靈的慰藉與指引。 李源歷經艱辛,終於找到了法常大師的修行之所。初見大師,李源便被他身上那種超凡脫俗的氣質所折服。法常大師溫和地接待了李源,與他交談起來。在大師的開導下,李源逐漸明白了人生的無常和因果輪迴的道理。 此後,李源便常常來到山中,與法常大師探討佛法,聆聽教誨。他們之間的情誼日益深厚,如同伯牙子期,心靈相通。 然而,時光匆匆,法常大師年事已高,終有一天,大師預知自己的圓寂之期將至。他將李源喚至身前,平靜地說道:“貧僧即將離去,此後的道路,你需獨自前行。但只要你秉持一顆真誠向佛之心,定能找到內心的安寧。”李源聽聞,悲痛不已,但他深知大師已超脫生死,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法常大師圓寂後,李源依舊時常懷念與大師相處的時光。他雖身處塵世,但心中始終懷着對佛法的敬畏和對大師的感恩之情。每逢初一十五,李源都會在家中虔誠誦經,心中默默爲法常大師祈禱,猶如獻上一瓣心香,以表自己的敬意和思念。 多年後,李源也成爲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居士,他將法常大師的教誨傳播給更多的人,讓這份智慧與慈悲的力量得以延續。 “一瓣心香”,不僅僅是李源對法常大師的深切懷念,更是一種對信仰、對真情的執着堅守。它象徵着人們內心深處最純淨、最真摯的情感,即使歲月流轉,也永不磨滅。

一瓣心香-成語圖片

一瓣心香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