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棍子打死

成語拼音

yī gùn zi dǎ sǐ

一棍子打死成語解釋

比喻認爲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典故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收,就是不許人家說不同的意見,不許人家發表錯誤的意見,發表了就‘一棍子打死’。這不是解決矛盾的辦法,而是擴大矛盾的辦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們對待新生事物不能簡單粗暴地一棍子打死,而應該給予一定的發展空間和時間去觀察和判斷。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其中有一個關於“一棍子打死”的故事,令人感慨萬千。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有一位名叫李恪的官員。他出生於貧寒之家,憑藉着自己的勤奮努力和聰明才智,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 起初,李恪爲官清正廉潔,一心爲百姓謀福祉。他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積極推動改革,爲當地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他的政績斐然,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和上級的賞識。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恪所處的官場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周圍的一些官員爲了追求個人的私利,開始拉幫結派,互相勾結。李恪堅守自己的原則,不願意同流合污,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 有一次,朝廷下撥了一筆救災的款項,用於賑濟遭受洪災的地區。李恪負責監管這筆款項的發放,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用到災民身上。可是,那些心懷不軌的官員們卻打起了這筆錢的主意,他們試圖說服李恪與他們一起私吞部分款項。李恪嚴詞拒絕,並表示要將此事上報朝廷。 那些官員們見李恪如此堅決,便決定先下手爲強。他們捏造了一系列的罪名,誣陷李恪貪污受賄、濫用職權。這些罪名傳到了朝廷,朝廷中的一些官員在沒有經過深入調查的情況下,便主張對李恪嚴懲不貸,要“一棍子打死”。 幸運的是,皇帝還算明智,他覺得此事頗爲蹊蹺,決定派一位公正的大臣前去調查。經過一番明察暗訪,真相終於大白。李恪是被冤枉的,那些誣陷他的官員纔是真正的貪污腐敗之徒。 最終,李恪得以平反昭雪,而那些妄圖“一棍子打死”他的官員則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對待人和事時,切不可盲目地“一棍子打死”,而應該進行深入的瞭解和調查,以公正客觀的態度去判斷,否則就可能冤枉好人,放過壞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堅守正義和真理的重要性,哪怕面對巨大的壓力和誤解,也要相信真相終會大白於天下。

一棍子打死-成語圖片

一棍子打死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