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三舌
成語拼音
- yī kǒu sān shé
一口三舌成語解釋
- 比喻嘮叨、話多。
典故出處
-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無益。”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衆人面前說話顛三倒四、前後矛盾,簡直就像一口三舌般令人難以捉摸。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有一個名叫李福的官員。李福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終於在仕途上嶄露頭角。
起初,李福爲官清正廉潔,一心爲百姓謀福祉,深受民衆的愛戴。然而,隨着權力的增長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他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
在一次朝廷的重要決策中,李福爲了謀取個人的利益,開始在不同的勢力之間周旋。面對皇帝,他巧言令色,說着一套看似忠誠不二的話語;而在權臣面前,他又阿諛奉承,滿口都是迎合之詞;回到自己的下屬面前,他則裝出一副公正嚴明的模樣,大聲訓誡。
漸漸地,李福的這種兩面三刀、反覆無常的行爲引起了一些正直官員的注意。他們紛紛向皇帝進諫,指出李福的不可靠。可是,李福憑藉着自己的巧舌如簧,總能在關鍵時刻爲自己辯解,將責任推卸給他人。
有一回,朝廷爲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工程爭論不休。李福在這場爭論中,先是支持一方的觀點,說得頭頭是道;然而,當另一方勢力佔了上風時,他立刻改變立場,又對之前的觀點加以批判,轉而對新的觀點表示極力贊同。
就這樣,李福“一口三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把朝廷上下攪得烏煙瘴氣。最終,皇帝在瞭解了真相後,龍顏大怒,將李福革職查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爲人處世應當真誠守信,不可像李福這般“一口三舌”,否則終究不會有好下場。正如古人云:“巧言如簧,顏之厚矣。”以虛假和多變的言辭來謀取私利,必然會遭到唾棄和懲罰。
一口三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