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伯仲

成語拼音

yī shí bó zhòng

一時伯仲成語解釋

指兩人水準才能難分高下。伯仲,指兄弟。

典故出處

清·吳蘭馨《絳蘅秋·秋社》看這怡蕉客所作諸詩,可的是一時伯仲呢!”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場音樂比賽中,兩位選手的表現難分高下,一時伯仲,讓評委們難以抉擇最終的冠軍歸屬。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段風雲激盪的歲月。 話說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天下大亂。在衆多諸侯國中,有兩個實力相當強大的國家,分別是齊國和楚國。 齊國的君主勵精圖治,廣納賢才,推行一系列改革,使得齊國國力蒸蒸日上。國內農業豐收,商業繁榮,軍隊也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 楚國同樣不甘示弱,其君王英明果斷,善於用人。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在經濟上,大力發展生產,鼓勵貿易。楚國的軍事力量也不容小覷,擁有衆多能征善戰的將領和勇猛無畏的士兵。 這兩個國家在各自的發展道路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當時的局勢下,可謂是旗鼓相當,難分高下。 有一年,邊境發生爭端,齊國和楚國的軍隊在邊境相遇。雙方劍拔弩張,氣氛緊張到了極點。然而,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雙方的將領卻都保持了一定的剋制。因爲他們深知,這場戰爭一旦打響,無論哪一方獲勝,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於是,兩國決定先通過談判來解決爭端。齊國派出了能言善辯的使者,楚國也派出了足智多謀的大臣。在談判桌上,雙方據理力爭,互不相讓。但最終,誰也無法說服誰。 就在局面陷入僵局之時,一位智者站了出來。他說道:“如今齊國和楚國,就如同兩顆璀璨的星辰,各自閃耀。雙方實力一時伯仲,若非要以戰爭來決出勝負,只會兩敗俱傷。不如各退一步,尋求和平共處之道,共同發展,造福百姓。” 雙方聽了這番話,陷入了沉思。最終,齊國和楚國決定暫時休戰,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此後,兩國在相互競爭的同時,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這段歷史成爲了後人傳頌的佳話,也讓“一時伯仲”這個成語流傳至今,用以形容雙方水平、實力等難分高下。它提醒着人們,在面對競爭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以和平、合作的方式謀求共同的發展。

一時伯仲-成語圖片

一時伯仲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