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葦可航
成語拼音
- yī wěi kě háng
一葦可航成語解釋
- 一葦一捆蘆葦。用一捆蘆葦作成一隻小船就可以通行過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難渡過。亦作航一葦”。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決。
典故出處
- 《三國志·吳書·賀邵傳》長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葦可航也。”
成語典故
- 河廣不七十步,一葦可航,非有驚濤怒浪之險,不足恃者一。★清·張廷玉《明史·方震孺傳》
成語造句
- 面對眼前波濤洶涌的江河,他堅信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一葦可航並非只是傳說。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國度,名叫華國。華國地處江河之畔,人們以捕魚和農耕爲生,生活雖然平靜,但也充滿了挑戰。
在華國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位名叫李誠的年輕人。李誠自幼聰慧過人,心地善良,且有着遠大的抱負。他目睹村民們每逢雨季,便因江河漲水而無法通行,導致與外界隔絕,生活物資匱乏,心中便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找到解決的辦法。
經過多年的思考和探索,李誠發現江河中有一處水流相對平緩的地段,他突發奇想,是否可以利用某種工具渡過江河,連接兩岸。於是,他開始嘗試用各種材料製作渡河的工具。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李誠終於想到了用蘆葦來製作簡單的筏子。他精心挑選了堅韌的蘆葦,將它們緊密地捆綁在一起,製作成了一個看似簡陋卻充滿希望的筏子。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李誠帶着他的蘆葦筏子來到了江邊。村民們紛紛前來圍觀,大家都爲他捏了一把汗。李誠深吸一口氣,踏上了筏子,然後用一根長竹竿輕輕地撐動着筏子,緩緩地向江中心駛去。
一開始,筏子在水中搖搖晃晃,李誠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但他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嫺熟的技巧,逐漸穩住了筏子,慢慢地向對岸靠近。
就在快要到達對岸的時候,突然一陣狂風襲來,江面頓時波濤洶涌。李誠的筏子在浪中起伏不定,彷彿隨時都會被掀翻。然而,李誠沒有絲毫退縮,他緊緊地握住竹竿,努力保持着平衡,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成功!
最終,在李誠的頑強努力下,筏子成功地抵達了對岸。村民們歡呼雀躍,紛紛稱讚李誠的勇敢和智慧。
從那以後,李誠不斷改進他的蘆葦筏子,使得村民們能夠更加安全和便捷地渡過江河。這個小小的蘆葦筏子,就像一座連接兩岸的橋樑,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正如古人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誠在面對困難時,始終堅持不懈,勇於探索,最終憑藉着簡單的蘆葦實現了看似不可能的渡江之旅,真正做到了一葦可航。他的故事也在華國流傳開來,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勇往直前,敢於挑戰未知。
一葦可航-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