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三反

成語拼音

yī yú sān fǎn

一隅三反成語解釋

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

典故出處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思考,能夠從一個簡單的案例出發,做到一隅三反,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張子的書生。張子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他自幼聰慧,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 張子所在的村莊,教育資源匱乏,能讀書識字的人寥寥無幾。然而,張子憑藉着自己的勤奮和對學習的執着,常常跑到鄰村的私塾外偷偷聽課。 有一次,私塾的先生在講解一篇文章時,提到了一個道理。張子在窗外聽得入神,雖然只是這一次的講解,卻讓他深受啓發。回到家中,他反覆思考先生所講的內容,並結合自己平日的觀察和思考,竟然領悟到了許多更深層次的道理。 不久之後,張子有幸得到了一本珍貴的書籍。書中所闡述的觀點和知識對於他來說,起初有些晦澀難懂。但他沒有放棄,日夜研讀,逐字逐句地琢磨。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張子終於對書中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理解。而這初步的理解,就像一把鑰匙,爲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知識世界的大門。他開始將書中的道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了許多困擾村民的問題。 村裏的人們看到張子的變化,都感到十分驚訝。有人好奇地問他:“張子,你是如何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學到這麼多有用的東西?”張子微笑着回答:“我不過是聽到一點知識,就能由此及彼,反覆思考,從而一隅三反,獲得更多的領悟罷了。” 後來,張子的名聲漸漸傳開,一位路過的官員聽聞了他的事蹟,對他的聰慧和勤奮讚賞有加。官員決定舉薦張子進入縣城的學府深造。 在學府中,張子依舊保持着他善於思考、一隅三反的學習習慣。他的學業日益精進,最終成爲了當地有名的學者,爲百姓解決了諸多難題,也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 張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僅是接受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舉一反三,從一個小的方面推知更多的道理,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實現自己的價值。

一隅三反-成語圖片

一隅三反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