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爲甚

成語拼音

yī zhī wéi shèn

一之爲甚成語解釋

做了一次,已經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同一之謂甚”。

典故出處

元·侯克中《歸興》詩一之爲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這件事本來就不該做,他卻一錯再錯,真可謂一之爲甚。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局勢動盪不安。有一個諸侯國叫衛國,其國君衛獻公是個頗爲任性和荒唐的君主。 衛獻公初登君位之時,還算有所作爲,衛國也一度呈現出繁榮之象。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本性逐漸暴露。他沉迷於遊樂,對國家政事日益懈怠,對待大臣和百姓也越發驕橫無禮。 一次,衛獻公設宴招待朝中大臣。這本應是君臣共歡、增進情誼的時刻,可衛獻公卻在宴會上舉止失當,對大臣們肆意侮辱,絲毫不顧君臣之禮。大臣們雖心懷不滿,但大多敢怒不敢言。 然而,有一位名叫孫文子的大臣,他性格剛直,對衛獻公的行爲實在忍無可忍。孫文子當場表示了自己的憤怒,言辭激烈地指責衛獻公的過錯。衛獻公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爲,反而認爲孫文子冒犯了他的權威,心中對孫文子起了殺意。 不久之後,衛獻公找了個藉口,想要除掉孫文子。孫文子察覺到了危險,先下手爲強,發動了政變,將衛獻公趕出了衛國。 衛獻公流亡在外,嚐盡了艱辛和困苦。他這纔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懊悔不已。他想要重新回到衛國,恢復自己的君位。 可衛國的大臣和百姓們對他之前的荒唐行徑記憶猶新,對他的迴歸並不歡迎。有人對他說:“您之前的行爲一之爲甚,已經讓國家陷入混亂,讓臣民失望,如今又想回來,談何容易?” 衛獻公這才明白,自己曾經的過錯是多麼嚴重,可已經爲時已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應當謹言慎行,切不可肆意妄爲。正所謂一之爲甚,不可再乎,一次錯誤已經足夠嚴重,若不知悔改,必將陷入無法挽回的境地。

一之爲甚-成語圖片

一之爲甚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